随着地球变暖,一层永久冻土——即封存矿物质数千年的永久冻结的北极土壤——开始融化。水和氧气渗入新暴露的土壤,引发富含硫化物岩石的分解,并产生硫酸。硫酸将铁、镉和铝等天然存在的金属从岩石中浸出,进入河流。
这类地球化学反应通常由采矿作业引发,但此次情况并非如此。
"这看起来就是酸性矿山废水,"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生物地球化学家蒂姆·莱昂斯表示。"但这里没有矿山。是永久冻土融化改变了地貌的化学特性。"
详细描述污染严重程度的新论文已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尽管研究聚焦于萨蒙河,但研究人员警告称,类似的转变正在北极其他数十个流域发生。
"自1976年以来我就在布鲁克斯山脉工作和考察,近期地貌和水化学的变化实在令人震惊,"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研究科学家、论文合著者大卫·库珀表示。
阿拉斯加大学生态学家帕迪·沙利文于2019年首次注意到这些剧变,当时他正在进行关于北极森林北移(气候变化的另一后果)的野外考察。运送沙利文的飞行员警告他,萨蒙河在融雪后仍未变清,看起来"像污水"。目睹此景后,沙利文联合莱昂斯、阿拉斯加太平洋大学的罗曼·戴尔等人展开调查,探究其原因及生态后果。
他们的分析证实,融化的永久冻土正在引发地球化学反应,使黄铁矿等富含硫化物的岩石发生氧化,产生酸性物质并释放出包括镉在内的多种金属——镉会在鱼类器官中积累,并可能影响熊、鸟类等食鱼动物。
少量金属未必具有毒性。但研究表明,河水中金属含量已超过美国环境保护署对水生生物的毒性阈值。此外,被铁元素污染的水体减少了抵达河底的光线量,并窒息了鲑鱼和其他鱼类食用的昆虫幼虫。
虽然目前可食用鱼类组织中的金属浓度尚未被认为对人类有害,但这些河流变化构成间接而严重的威胁。作为许多原住民社区重要生存资源的奇努克鲑鱼,可能在细沉积物淤塞的砾石产卵床中难以繁衍。其他物种如北极茴鱼和花羔红点鲑也可能受到影响。
"这不仅是萨蒙河的问题,"莱昂斯强调。"整个北极都在发生这种现象。只要存在合适岩层和正在融化的永久冻土,此过程就可能启动。"
与可通过缓冲剂或封闭系统缓解酸性废水的矿场不同,这些偏远流域可能存有数百个污染源,且缺乏相应基础设施。一旦这种化学过程启动,唯一能阻止它的就是永久冻土的恢复。
"这个过程一旦开始就无法修复,"莱昂斯指出。"这是气候变暖引发的又一个不可逆转的转变。"
这项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快速响应计划资助的研究,突显了其他北极地区面临的潜在危险。研究人员希望帮助社区和土地管理者预测未来影响,并在可能情况下提前做好准备。
"地球上像这些河流般未被触及的地区已所剩无几,"莱昂斯说。"但即使在这远离城市和公路的地方,全球变暖的印记依然清晰可辨。没有任何地方能幸免。"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Riverside.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Patrick F. Sullivan, Roman J. Dial, David J. Cooper, Charles Diamond, Christopher J. Tino, Daniel D. Gregory, Russell E. Wong, Timothy W. Lyons.Wild, scenic, and toxic: Recent degradation of an iconic Arctic watershed with permafrost thaw.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5; 122 (37) DOI:10.1073/pnas.2425644122
2025-09-20
2025-09-20
2025-09-20
2025-09-20
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