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首次提出用包含直线和波浪线在顶点相交的二维图示来描述电子、光子与其他基本粒子间的各种相互作用。这些看似简单的费曼图使科学家能够计算特定粒子碰撞或散射发生的概率。
由于粒子可通过多种方式相互作用,需要大量不同图示来描述所有可能情形。每个费曼图对应一个数学表达式,通过叠加所有可能的图示,科学家可获得与特定相互作用相关的量化值和散射概率。
"精确计算所有费曼图的总和是理论物理的圣杯",加州理工学院应用物理、物理与材料科学教授Marco Bernardi表示,"我们通过叠加所谓的电子-声子相互作用的所有图示,实质上实现了无限阶运算,攻克了极化子问题。"
在《自然·物理》发表的论文中,研究团队运用新方法精确计算了电子-声子相互作用的强度并定量预测了相关效应。论文第一作者是该团队博士生Yao Luo。
对简单金属等材料,晶体结构内运动的电子与原子振动仅有弱相互作用。针对此类材料,科学家可采用微扰理论描述电子与声子(可视为原子振动的"量子单位")的相互作用。在这种体系中,高阶相互作用的重要性逐级递减,仅需计算单个或少数费曼图即可获得精确结果。
极化子理论突破
但在众多强电子-晶格相互作用材料中,电子会与晶格形成纠缠的电子-声子态——极化子。这类准粒子普遍存在于绝缘体、半导体、电子/能源材料及量子材料中。例如离子晶体中的电子会引发晶格畸变形成局域化极化子态,由此产生的强相互作用会显著降低电子迁移率。
传统微扰理论在此类体系中完全失效,因为高阶项贡献呈指数级增长。"这种逐阶扩展堪称计算噩梦",Bernardi解释道,"即便完成一阶计算,二阶运算已困难重重,三阶更遥不可及。计算复杂度随相互作用阶数急剧攀升,高阶图示数量庞大且计算代价惊人。"
费曼图叠加革命
研究团队通过发展图式蒙特卡罗(DMC)方法实现突破:该算法在费曼图空间中智能采样,优先捕获关键区域。"我们建立了高效的费曼图空间遍历规则",Bernardi强调。团队融合三大核心技术:
在新型方法框架下,团队成功对氟化锂、二氧化钛和钛酸锶等典型极化子体系进行第一性原理计算。这些突破为强关联体系中的电输运、光谱学、超导等研究开辟了新路径。"该方法还可拓展至光-物质强相互作用研究,为其他物理理论的费曼图求和提供范式参考",Bernardi展望道。
该研究获美国能源部、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机构支持,相关计算在国家能源研究科学计算中心完成。论文题为《电子-声子相互作用与极化子的第一性原理图式蒙特卡罗》,合作者包括Jinsoo Park博士等。
注:所有测量均在10-3 Torr真空环境中进行,采用HBT干涉仪配置。
元素 | Kα线 (keV) | Lβ₂强度 (counts/s) |
---|---|---|
Fe | 6.403 ± 0.002 | 1.45 × 10³ |
Cu | 8.047 ± 0.003 | 2.78 × 10⁴ |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Yao Luo, Jinsoo Park, Marco Bernardi.First-principles diagrammatic Monte Carlo for electron–phonon interactions and polaron.Nature Physics, 2025; DOI:10.1038/s41567-025-02954-1
202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