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学领域,存在两大思想支柱却未能完美契合。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描述了所有已知基本粒子及三种力:电磁力、强核力和弱核力。与此同时,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则描述了引力与时空结构。
宾夕法尼亚大学理论物理学家乔纳森·赫克曼指出,这两个框架在许多方面存在根本性冲突。他解释道,标准模型将力视为粒子的动态场,而广义相对论将引力描述为平滑的时空几何结构,因此引力"无法融入物理学的标准模型"。
在近期一篇论文中,赫克曼、宾夕法尼亚大学文理学院博士生丽贝卡·希克斯及其合作者颠覆了这一批判思路。作者们不再追问弦理论的预测,转而探究其绝对无法创造的事物。他们的答案指向一种可能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现身的外来粒子。用赫克曼的话说,若该粒子出现,整个弦理论大厦将"陷入巨大困境"。
弦理论:优势、缺陷与高耗能特性
赫克曼表示,数十年来物理学家一直寻求能调和量子力学(进而调和亚原子粒子行为)与引力的统一理论——引力在广义相对论中被描述为动态力,但在量子语境中尚未被完全理解。弦理论是融合引力与量子现象的有力候选者,它假定所有粒子(包括代表引力的假想粒子)都是微小的振动弦,并承诺提供包含所有力与物质的统一框架。但赫克曼指出:"弦理论的一个缺陷在于其运作于高维数学和庞大'宇宙景观'中,使得实验验证极其困难。"他举例说明,弦理论需要超越常见的四维(x、y、z和时间)维度才能保持数学一致性。
"多数弦理论版本要求总共10或11个时空维度,额外维度以某种形式'蜷缩'或相互折叠至极小尺度,"希克斯解释道。
赫克曼称,更棘手的是,弦理论的独特行为仅在极高能量下才会清晰显现——"远超我们通常遇到或在当前对撞机中产生的能量"。
希克斯比喻为放大观察远处物体:在日常低能量下,弦如同常规点状粒子,恰如远方绳索看似单一线条。"但当能量急剧提升时,你会开始看到相互作用的本质——弦的振动与碰撞,"她阐述道,"低能量下细节消失,我们只能重新看到熟悉粒子。就像从远处无法分辨绳索中的单根纤维,只能看见一条光滑的线。"
正因如此,搜寻弦理论特征的物理学家必须将LHC等对撞机推向更高能量,以期窥见基本弦本身,而非其低能量伪装下的普通粒子形态。
为何挑战弦理论制造其可能无法应对的粒子?
赫克曼认为,检验理论通常意味着搜寻证实其有效性的预测,但更强大的检验在于精确定位理论失效点。若科学家发现理论禁止的事物真实存在,则该理论存在根本缺陷或不完整性。鉴于弦理论预测范围广阔且变化多端,研究者转而探究是否存在弦理论无法容纳的简单粒子情景。
他们将焦点对准弦理论处理粒子"家族"的方式——这些由弱核力(负责放射性衰变)规则约束的相关粒子群。典型粒子家族是小型集合,如电子及其中微子伙伴组成的二成员"二重态"。弦理论处理这类小型粒子家族不成问题。
然而,赫克曼和希克斯发现一个显著缺席于所有已知弦理论计算的家族:五成员粒子集合,即五重态。赫克曼类比为试图在麦当劳点华堡套餐,"无论你如何创意搜索菜单,它永远不会出现"。
"我们穷尽所有工具箱,这个五成员集合始终未显现,"赫克曼说。但这个难以捉摸的五重态究竟是什么?
希克斯将其解释为二重态的扩展版:"五重态是其超大号表亲,将五个相关粒子打包在一起。"物理学家用名为拉格朗日量的简洁数学公式封装该粒子家族——本质上是粒子物理的配方手册。该粒子本身称为马约拉纳费米子,意味着它自身即反粒子,如同双面皆为正面的硬币。探测到此类粒子将直接违背当前弦理论模型的预测,使得在LHC上发现该特定粒子家族成为可能颠覆弦理论的高风险检验。
五重态未被发现的原因与消失径迹线索
希克斯指出探测五重态结构的两大障碍:"产生难度与信号微妙性"。在对撞机中,能量可实质转化为质量;爱因斯坦的E=mc²表明足够动能(E)可转化为全新粒子的质量(m),因此目标粒子越重,产生事件越罕见。
"LHC必须以足够力度撞击质子,从纯能量中召唤这些重粒子,"希克斯引用爱因斯坦的E=mc²解释,该公式直接将能量(E)与质量(m)关联。"当这些粒子质量攀升至万亿电子伏特量级(TeV),其产生概率急剧下降。"
即便产生,探测亦具挑战性。五重态中的带电粒子会极快衰变为近乎不可见的产物。"较重态衰变为低能π介子与不可见中性粒子X⁰,"希克斯表示,"π介子能量过低基本不可见,而X⁰会径直穿透探测器。结果就是探测器中部消失的径迹,宛若雪地足迹突止。"
这些特征径迹由LHC的ATLAS(环形LHC装置缩写)和CMS(紧凑μ子线圈)捕获——它们是环绕碰撞中心的房屋大小"数码相机"。二者位于相对碰撞点独立运行,为物理学界提供双重验证。希克斯等宾大物理学家参与ATLAS合作组,协助搜寻消失径迹等异常信号。
五重态对暗物质的重要性
希克斯称发现五重态不仅对检验弦理论至关重要,并指出另一激动人心的可能性:"五重态的中性成员可能解释构成宇宙大部分物质的神秘质量——暗物质。"
暗物质约占宇宙总物质的85%,但科学家仍未知其确切成分。"若五重态质量约10TeV(约一万倍质子质量),它完美契合大爆炸后暗物质形成的理论,"希克斯表示,"即使更轻的五重态仍可能在更广阔的暗物质图景中发挥作用。"
"若探测到五重态,将是双重胜利,"希克斯说,"我们既能证伪弦理论的关键预测,又能同时获取暗物质的新线索。"
LHC已排除的范围
利用现有对撞机运行的ATLAS数据,团队专门搜索五重态信号。"我们重新解析最初为'charginos'(超对称理论预测的假想带电粒子)设计的搜索,从中寻找五重态特征,"希克斯谈及团队对再利用的ATLAS消失径迹数据的分析。"目前未发现证据,这意味着任何五重态粒子质量必须至少为650-700 GeV,是希格斯玻色子质量的五倍。"
赫克曼阐释背景:"这一早期结果已是强有力声明;它表明更轻的五重态不存在。但更重的粒子仍有很大探索空间。"
未来升级版LHC实验有望提供更精准检验。"我们并非期盼弦理论失败,"希克斯强调,"而是在对其进行压力测试,施加更大压力检验其稳固性。"
"若弦理论存活,实属幸事,"赫克曼表示,"若其崩塌,我们将领悟自然的深邃奥秘。"
乔纳森·赫克曼是文理学院物理与天文学系教授,并兼任数学系教职。
丽贝卡·希克斯是宾大文理学院物理与天文学系博士生。
其他作者包括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马修·鲍姆加特和帕纳约蒂斯·克里斯蒂亚斯。
本研究获美国能源部(奖项号DE-SC0019470与DE-SC0013528)、美以双边科学基金会(资助号2022100)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Matthew Baumgart, Panagiotis Christeas, Jonathan J. Heckman, Rebecca J. Hicks.How to falsify string theory at a collider.Physical Review Research, 2025; 7 (2) DOI:10.1103/PhysRevResearch.7.023184
2025-08-02
2025-08-02
2025-08-02
2025-08-02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