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基础科学

科学家发现连接星系的热气巨丝结构,其质量相当于银河系的十倍

本站发布时间:2025-07-01 01:41:24
注:部分名称可能翻译不全,如有问题可联系15163559288@163.com

天文学家利用欧洲空间局的XMM-牛顿卫星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的朱雀号X射线空间望远镜完成了这项发现。

本地宇宙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常规”物质——即构成恒星、行星、星系和生命的可见物质——处于缺失状态。尽管尚未被直接观测到,但要使我们的宇宙模型正常运作,这些物质必不可少。

相关模型表明,这类难以捉摸的物质可能存在于连接空间致密区域的长条气体细丝(或称纤维结构)中。虽然此前已探测到细丝结构,但要测定其性质却极为困难;它们通常极其微弱,难以将其辐射与邻近星系、黑洞及其他天体的辐射区分开来。

这项新研究率先实现了突破,成功发现并精确表征了邻近宇宙中连接四个星系团的单一热气细丝。

"我们的成果首次与我们领先的宇宙模型预测高度吻合——这在以往从未实现过," 荷兰莱顿天文台的首席研究员康斯坦丁诺斯·米格卡斯表示,"看来模拟计算自始至终都是正确的。"

XMM-牛顿卫星的突破

这条温度超过一千万摄氏度的细丝质量约为银河系的10倍,连接着四个星系团:两端各有两个。它们都属于夏普利超星系团的组成部分,这个包含8000多个星系的集合体是邻近宇宙中最大质量的结构之一。

 

细丝沿对角线方向延伸穿越超星系团,长达2300万光年,相当于从银河系一端到另一端往返约230次。

康斯坦丁诺斯及其团队通过整合XMM-牛顿卫星与朱雀号的X射线观测数据,并结合其他多台设备的光学数据,完成了对该细丝的特征分析。

这两台X射线望远镜形成了理想的组合:朱雀号测绘了广阔空间区域中细丝的微弱X射线辐射,而XMM-牛顿卫星则精确定位了细丝内部存在的X射线污染源——即超大质量黑洞。

"借助XMM-牛顿卫星,我们成功识别并排除了这些宇宙污染物,确保观测对象仅为细丝中的气体而非其他干扰源,"德国波恩大学的合著者弗洛里安·帕考补充道,"我们的方法成效显著,证实细丝特征与我们最精确的宇宙大尺度模拟预测完全吻合。"

并非真正缺失

该发现不仅揭示了邻近宇宙中先前未知的巨型物质脉络,还展现了宇宙中最致密、最极端的结构——星系团——如何在浩瀚距离中相互连接。

 

这项成果同时深化了对"宇宙网"本质的理解:这个由无数隐形细丝构成的庞大网络,支撑着我们周围所有可见物质的结构框架。

"本研究是望远镜协同合作的典范,并为探测宇宙网微弱细丝辐射确立了新标准,"欧洲空间局XMM-牛顿项目科学家诺伯特·沙特尔评价道。

"更重要的是,它巩固了我们的标准宇宙模型,验证了数十年的模拟计算结果:那些'缺失'的物质很可能确实潜伏在宇宙中难以观测的丝状结构中。"

拼接宇宙网的精确图景正是欧空局欧几里得任务的使命。该任务于2023年发射升空,致力于探索宇宙网的结构与演化历史。同时,欧几里得任务还在深入探究暗物质与暗能量的本质——尽管这两者占据了宇宙95%的组成部分,却从未被直接观测到——并与众多暗宇宙探测项目携手破解宇宙中最宏大且悬而未决的谜题。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European Space Agency.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K. Migkas, F. Pacaud, T. Tuominen, N. Aghanim.Detection of pure warm-hot intergalactic medium emission from a 7.2 Mpc long filament in the Shapley supercluster using X-ray spectroscopy.Astronomy & Astrophysics, 2025; 698: A270 DOI:10.1051/0004-6361/202554944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北前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