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时间: 2025年3月16-17日(首个高纬度观测活动)至2025年4月29日(当前最大观测角度)
极区磁场混沌态:PHI磁图显示南极同时存在正向与反向磁极,揭示太阳活动极大期特征(2025年3月磁图分辨率达700 km/pixel)
过渡层动态追踪:SPICE首次实现碳离子流多普勒测量(速度精度±5 km/s),捕捉到过渡区(104 K→106 K)物质抛射事件
极区涡旋结构:EUI紫外观测发现类金星/土星极涡的等离子体流动模式(时间分辨率30秒)
仪器 | 观测波段 | 科学产出 |
---|---|---|
PHI(偏振和日震成像仪) | 可见光617.3 nm | 全盘磁图(灵敏度0.1 mT)、局部磁流管三维重建 |
EUI(极紫外成像仪) | 17.4/30.4 nm | 日冕热结构(1 MK等离子体)高时空分辨率成像 |
SPICE(日冕环境光谱成像仪) | 70-160 nm | 多元素(C/Ne/Mg等)丰度分布及速度场测量 |
与帕克太阳探测器(近日点9.86 R☉)形成日球层内外联合探测矩阵,结合羲和号(中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实现多视角观测
注:所有数据符合ISO 24330空间探测标准,校准溯源至NIST太阳标准光谱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European Space Agency.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