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拉格举行的戈尔德施密特会议上公布的西北非16286陨石分析结果,为月球内部的演化过程提供了新见解,突显了其火山活动的长期持续性。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人员的分析结果支持了一种理论:月球保留了内部产热过程,这些过程推动月球火山活动经历了多个不同阶段。
铅同位素分析将该岩石的形成年代定于约23.5亿年前,该时期月球样本极为稀少,使其成为地球上发现的最年轻玄武质月球陨石。其罕见的地球化学特征使其有别于以往月球任务带回的样本,化学证据表明它很可能源自月球深处喷发后凝固的熔岩流。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员约书亚·斯内普博士在戈尔德施密特会议上展示该研究时表示:"样本返回任务带回的月球岩石提供了宝贵见解,但其仅限于任务着陆点周边区域。相比之下,月球陨石可能源自月球表面任何位置的撞击坑溅射物。因此这个样本存在偶然性——它恰好坠落到地球,无需耗费巨额太空任务开支就揭示了月球地质奥秘。"
该岩石含有相对较大的橄榄石矿物晶体,属于一种名为橄榄石斑状玄武岩的月球火山玄武岩。其钛含量中等,钾含量较高。除样本年龄异常外,研究发现该岩石的铅同位素组成(岩石形成时保留的地球化学指纹)表明其源自月球内部铀铅比异常高的区域。这些化学线索或有助于揭示月球持续内部产热的作用机制。
斯内普博士指出:"样本年龄特别引人关注,因为它填补了月球火山史近10亿年的空白。它比阿波罗计划、月球号及嫦娥六号任务采集的玄武岩更年轻,但比中国嫦娥五号带回的更年轻岩石更古老。其年龄与成分证明火山活动在此时间跨度内持续存在,分析表明月球内部存在持续产热过程,可能源于放射性元素长期衰变生热。"
"月球岩石极其珍贵,当获得与众不同样本时总是令人振奋。这块特殊岩石为月球火山活动的发生时间与机制提供了新约束条件。月球地质历史仍有大量未知领域,通过精确定位其表面来源的进一步分析,这块岩石将指导未来样本返回任务的着陆点选择。"
这块311克的陨石仅是地球上官方认定的31块月球玄武岩之一。其独特的成分(含熔融玻璃状囊泡和脉体)表明它在被溅射出月球表面并最终坠落地表前,很可能经历了小行星或陨石的撞击震动。该冲击事件增加了岩石年代解读的难度,但研究人员估算其年龄误差范围在±8000万年之间。
本研究由英国皇家学会资助,研究人员计划今年晚些时候在同行评审期刊上全文发表研究成果。
Story Source:
Materials provided byEuropean Association of Geochemistry.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2025-08-02
2025-08-01
2025-08-01
2025-08-01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