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研究由Lydia Makrygianni博士(特拉维夫大学前博士后,现为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研究员)在特拉维夫大学天体物理系成员、米兹佩拉蒙Wise天文台台长Iair Arcavi教授的指导下完成。天体物理系主任Ehud Nakar教授以及Arcavi研究小组的学生Sara Faris和Yael Dgany也参与了研究,同时还有许多国际合作伙伴。研究结果发表在7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上。
研究人员解释说,每个大型星系的中心都有一个质量是太阳数百万到数十亿倍的黑洞。这样一个超大质量黑洞也存在于我们所在的银河系中,它的发现获得了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但除了知道它们存在之外,人们对这些庞然大物的形成方式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宿主星系并不十分了解。理解这些黑洞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它们本身是黑色的。黑洞是一个引力如此强大的空间区域,甚至连光都无法逃脱。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是通过其附近恒星的运动发现的。但在其他更遥远的星系中,这种运动无法被察觉。
幸运或不幸的是,取决于你的观点,每1万到10万年,就会有一颗恒星过于靠近其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导致它被撕成碎片。恒星的一半将被黑洞"吞噬",另一半被向外抛出。当物质落入黑洞时,它会以圆形的方式下落,就像水流入浴缸排水管一样。然而,在黑洞周围,旋转物质的速度接近光速,物质被加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因此,这样一颗不幸的恒星会在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内"照亮"黑洞,为天文学家提供一个短暂的机会来研究其特性。
奇怪的是,这些耀斑的表现并不符合预期。它们的亮度和温度远低于预测。经过大约十年的研究试图理解原因,AT 2022dbl可能提供了答案。两年后以几乎相同的方式重复第一次耀斑,这意味着至少第一次耀斑是恒星部分撕裂的结果,其中大部分幸存下来并再次以(几乎相同的)方式经过。因此,这些耀斑更像是超大质量黑洞的"零食"而不是"正餐"。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是否会在2026年初,也就是再过两年后看到第三次耀斑,"Arcavi教授说。"如果我们看到第三次耀斑,"Arcavi继续说,"这意味着第二次也是恒星的部分撕裂。所以也许所有这些耀斑,我们十年来一直试图理解为完全恒星撕裂的现象,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如果没有发生第三次耀斑,那么第二次耀斑可能是恒星的完全撕裂。这意味着部分和完全撕裂看起来几乎相同,这是希伯来大学Tsvi Piran教授的研究小组在此发现之前做出的预测。"无论哪种情况,"Arcavi补充道,"我们都必须重新解释这些耀斑,以及它们能教会我们关于星系中心这些庞然大物的什么。"
Story Source:
Materials provided byTel-Aviv University.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Lydia Makrygianni, Iair Arcavi, Megan Newsome, Ananya Bandopadhyay, Eric R. Coughlin, Itai Linial, Brenna Mockler, Eliot Quataert, Chris Nixon, Benjamin Godson, Miika Pursiainen, Giorgos Leloudas, K. Decker French, Adi Zitrin, Sara Faris, Marco C. Lam, Assaf Horesh, Itai Sfaradi, Michael Fausnaugh, Ehud Nakar, Kendall Ackley, Moira Andrews, Panos Charalampopoulos, Benjamin D. R. Davies, Yael Dgany, Martin J. Dyer, Joseph Farah, Rob Fender, David A. Green, D. Andrew Howell, Thomas Killestein, Niilo Koivisto, Joseph Lyman, Curtis McCully, Morgan A. Mitchell, Estefania Padilla Gonzalez, Lauren Rhodes, Anwesha Sahu, Giacomo Terreran, Ben Warwick.The Double Tidal Disruption Event AT 2022dbl Implies that at Least Some “Standard” Optical Tidal Disruption Events Are Partial Disruptions.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2025; 987 (1): L20 DOI:10.3847/2041-8213/ade155
2025-08-16
2025-08-16
2025-08-16
2025-08-16
2025-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