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质量恒星爆炸时,天体物理学家通常会探测到氢和氦等轻元素的强烈特征。然而,新发现的超新星SN2021yfj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惊人化学特征。
天文学家长期以来推测大质量恒星具有类似洋葱的分层结构。最外层主要由最轻的元素组成。随着层向内移动,元素变得越来越重,直至到达最内部的铁核。
对SN2021yfj的观测表明,这颗大质量恒星在爆炸前以某种方式失去了外部氢、氦和碳层——暴露出富含硅和硫的内层。这一发现为长期理论推测的巨星内部层状结构提供了直接证据,并前所未有地揭示了大质量恒星在爆炸性死亡前一刻的深内部景象。
该研究于8月20日发表在《自然》Nature期刊上。
"这是我们首次观测到一颗恒星被基本剥得只剩骨架,"领导这项研究的西北大学史蒂夫·舒尔策表示,"它揭示了恒星的构造方式,并证明恒星在爆炸前能够损失大量物质。它们不仅能失去最外层,还能被完全剥离殆尽,同时仍能产生我们可在极远距离观测到的明亮爆炸。"
"此次事件确实看起来与以往所见截然不同,"该研究的资深作者、西北大学亚当·米勒补充道,"其怪异程度几乎让我们怀疑是否观测错了目标。这颗恒星告诉我们,关于恒星演化的既有理论和观点过于狭隘。并非教科书内容错误,但它们显然未能完全涵盖自然界产生的所有现象。必定存在某些我们未曾考虑过的、更为特殊的大质量恒星生命终结途径。"
作为研究极端天文瞬变现象的专家,舒尔策是西北大学天体物理跨学科探索与研究中心(CIERA)的研究员。米勒是西北大学温伯格文理学院物理与天文学助理教授,同时也是CIERA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西蒙斯天空人工智能研究所的核心成员。
炽热的燃烧洋葱
大质量恒星质量是太阳的10至100倍,其能量源自核聚变。在此过程中,恒星核心的极端高压与高温使轻元素聚变生成重元素。当核心温度与密度升高时,外层开始燃烧。随着恒星演化,核心依次燃烧更重的元素,而较轻元素则在围绕核心的一系列壳层中燃烧。该过程持续进行,最终形成铁核。铁核坍缩时,会触发超新星爆炸或形成黑洞。
虽然大质量恒星通常在爆炸前会剥离外层,但SN2021yfj喷射的物质远超科学家以往观测到的任何记录。其他"剥离型恒星"的观测曾揭示氦层或碳氧层——这些是在外层氢包层丢失后暴露出来的。但天体物理学家从未窥见过比这更深层的景象——暗示着某种极其剧烈且非同寻常的现象正在发生。
追踪宇宙异象
2021年9月,舒尔策及其团队利用西北大学对兹威基瞬态设施(ZTF)的使用权发现了SN2021yfj。位于圣迭戈东部的ZTF采用广角相机扫描整个可见夜空。自启用以来,ZTF已成为全球天文瞬变现象(如超新星等突然爆发又迅速消退的短暂现象)的主要发现引擎。
舒尔策在分析ZTF数据时,发现距地球22亿光年的恒星形成区存在一个极高光度天体。
为获取该神秘天体的更多信息,团队希望获得其光谱——光谱可将分散的光分解成组成颜色。每种颜色代表不同元素。因此通过分析超新星光谱,科学家能揭示爆炸中存在的元素。
尽管舒尔策立即采取行动,但光谱搜寻屡屡受挫。全球望远镜要么不可用,要么因云层遮挡无法获取清晰图像。幸运的是,团队意外获得天文学同行的帮助——对方利用夏威夷W.M.凯克天文台的设备采集到了光谱。
"我们原以为已彻底丧失观测机会,"米勒表示,"因而失望入睡。但次日上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同事意外提供了光谱。若无此光谱,我们可能永远无法意识到这是场奇特异常的爆炸。"
"我们观测到一次有趣的爆炸,但当时不明其性质,"舒尔策谈及SN2021yfj时说道,"几乎瞬间我们就意识到这是前所未见的现象,因此必须动用所有可用资源进行研究。"
"必定发生了剧烈事件"
与其他剥离型超新星中常见的氦、碳、氮和氧不同,该光谱主要由硅、硫和氩的强烈信号主导。这些较重元素是大质量恒星生命末期在其深内部通过核聚变产生的。
"这颗恒星失去了其一生中产生的大部分物质,"舒尔策解释道,"因此我们只能看到其爆炸前数月内形成的物质。必定发生了极其剧烈的事件才导致这种现象。"
虽然该现象的确切成因仍是未解之谜,但舒尔策和米勒推测涉及某种罕见而剧烈的过程。他们正在探索多种可能场景,包括与潜在伴星的相互作用、大质量恒星爆炸前的喷发,甚至异常强烈的恒星风。
但最可能的是,团队认为这颗神秘超新星是一颗大质量恒星自我撕裂的结果。当恒星核心在自身引力下向内挤压时,会变得更热更致密。极端高温与密度以惊人强度重新点燃核聚变,产生强大能量爆发,将恒星外层物质推开。恒星每经历一次成对不稳定性事件,相应脉动就会剥离更多物质。
"最近一次壳层喷射与先前存在的壳层发生碰撞,产生了我们观测到的SN2021yfj明亮辐射,"舒尔策指出。
"尽管我们提出了自然界制造此次特殊爆炸的理论,"米勒表示,"但我不会用性命担保其正确性,因为我们仅发现这一个案例。这颗恒星真正凸显了发掘更多此类稀有超新星的迫切性——这对深入理解其本质及形成机制至关重要。"
这项题为"极端剥离型超新星揭示硅硫形成区"的研究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CIERA的资助提供了获取ZTF望远镜数据的权限。
Story Source:
Materials provided byNorthwestern University.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Steve Schulze, Avishay Gal-Yam, Luc Dessart, Adam A. Miller, Stan E. Woosley, Yi Yang, Mattia Bulla, Ofer Yaron, Jesper Sollerman, Alexei V. Filippenko, K-Ryan Hinds, Daniel A. Perley, Daichi Tsuna, Ragnhild Lunnan, Nikhil Sarin, Seán J. Brennan, Thomas G. Brink, Rachel J. Bruch, Ping Chen, Kaustav K. Das, Suhail Dhawan, Claes Fransson, Christoffer Fremling, Anjasha Gangopadhyay, Ido Irani, Anders Jerkstrand, Nikola Knežević, Doron Kushnir, Keiichi Maeda, Kate Maguire, Eran Ofek, Conor M. B. Omand, Yu-Jing Qin, Yashvi Sharma, Tawny Sit, Gokul P. Srinivasaragavan, Nora L. Strothjohann, Yuki Takei, Eli Waxman, Lin Yan, Yuhan Yao, WeiKang Zheng, Erez A. Zimmerman, Eric C. Bellm, Michael W. Coughlin, Frank J. Masci, Josiah Purdum, Mickaël Rigault, Avery Wold, Shrinivas R. Kulkarni.Extremely stripped supernova reveals a silicon and sulfur formation site.Nature, 2025; 644 (8077): 634 DOI:10.1038/s41586-025-09375-3
2025-08-21
2025-08-21
2025-08-21
2025-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