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基础科学

科学家破解长达60年的量子谜题

本站发布时间:2025-08-30 15:45:46
注:部分名称可能翻译不全,如有问题可联系15163559288@163.com

这一成果的实现得益于创新思维与尼尔斯·玻尔研究所实验室设计材料研究的不断拓展。相关论文现已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

合成超导涡旋——发现"后门"。

由尼尔斯·玻尔研究所教授Saulius Vaitiekėnas领导的研究团队,并未尝试在原始环境中观测这些难以捕捉的量子态,而是构建了一个能模拟其物理条件的全新材料体系。

他们如同找到了一条精妙的"后门",通过设计微型超导圆柱体并施加磁通量来重现核心物理机制,从而突破了原有研究限制。

"这个实验平台让我们能够按自主设定的条件研究相同量子态,"Saulius解释道,"通过自主设计平台,我们掌握了研究规则的制定权。"

研究这些难以捕捉的量子态属于基础研究——但其价值何在?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量子研究领域,这项工作展示了半导体-超导平台在实现和研究新型量子态方面的多功能性。

而半导体-超导平台本身正是约十年前诞生于哥本哈根的创新成果。"我们其实是偶然发现这些量子态的——正如许多科学发现一样。但当我们理解观测对象后,意识到这绝非偶然现象。

事实证明,这些量子态可用于构建混合量子模拟器,这正是研究和理解未来复杂材料所必需的工具,"Saulius补充道。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 Faculty of Science.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M. T. Deng, Carlos Payá, Pablo San-Jose, Elsa Prada, C. M. Marcus, S. Vaitiekėnas.Caroli–de Gennes–Matricon Analogs in Full-Shell Hybrid Nanowires.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25; 134 (20) DOI:10.1103/PhysRevLett.134.206302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北前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