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合成了第一个2D重费米子材料。他们在今天发表在上的一篇研究文章中介绍了这种新材料——一种由铈、硅和碘组成的层状金属间化合物晶体大自然。
重费米子化合物是一类电子比通常重1000倍的材料。
在这些材料中,电子与磁自旋纠缠在一起,使它们减速并增加其有效质量。
这种相互作用被认为在许多神秘的量子现象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超导性,即零电阻电流的运动。
几十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重费米子,但采用的是笨重的3D晶体形式。
博士生维多利亚·波西在哥伦比亚化学家泽维尔·罗伊的实验室合成的新材料将使研究人员降低一个维度。
波西说:“我们为探索基础物理和探索独特的量子相位奠定了新的基础。”
作为罗伊实验室的最新材料之一,CeSiI是一种范德华晶体,可以剥离成几个原子厚的层。
这使得它比块状晶体更容易操纵和与其他材料结合,此外还具有2D产生的潜在量子特性。资深作者、哥伦比亚和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物理学家阿沛·帕苏帕西说:“波西和罗伊实验室能把一个重费米子做得如此小而薄,这太令人惊讶了。”
“就像我们在最近的诺贝尔奖中看到的量子点一样,当你缩小维度时,你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情。”
波西和她的同事猜测,1998年在一篇论文中首次描述的CeSiI可能具有一些有趣的电子特性。
它的第一站(在波西想出如何准备这种对空气极其敏感的晶体以便运输之后)是位于哥伦比亚阿沛·帕苏帕提物理实验室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他们观察到了重费米子特有的特殊光谱形状。
Posey然后合成了一种与CeSiI等效的非磁性材料,并通过热容对两种材料的电子进行了称重。
塞斯伊的更重。波西说:“通过比较这两种粒子——一种有磁自旋,一种没有磁自旋——我们可以确认我们创造了一种重费米子。”
然后,样本在校园和全国各地进行进一步分析,包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进行光电发射光谱分析的Pasupathy实验室;哈佛大学菲利普·金的实验室进行电子输运测量;并前往佛罗里达州的国家高磁场实验室研究其磁性。
在此过程中,哥伦比亚大学的理论学家安德鲁·米利斯和马克斯·普朗克的安吉尔·卢比奥帮助解释了团队的观察结果。
从这里开始,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将做他们对2D材料最擅长的事情:堆叠、拉紧、戳戳它们,看看可以从它们身上诱导出什么独特的量子行为。
Pasupathy计划将CeSiI添加到他的材料库中,以寻求量子临界状态,即材料从一种独特的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点。
在交叉点上,可能会出现超导等有趣的现象。
“在2D极限下操纵CeSiI将让我们探索实现量子临界的新途径,”罗伊集团和通讯作者的博士后迈克尔·齐贝尔说,“这可以指导我们设计新材料。”
回到化学系后,波西已经完善了所需的无空气合成技术,正在系统地替换晶体中的原子——例如,将硅替换为铝或镓等其他金属——以创建相关的重费米子,这些重费米子具有自己独特的特性可供研究。“我们最初认为塞西是一次性的,”罗伊说。“但这个项目已经在我的团队中发展成一种新的化学反应。“
2024-03-12
2024-03-12
2024-03-12
2024-03-12
202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