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恩斯的恶魔是在超导体钌酸锶样品中发现的一种透明、无电荷的粒子。这是一种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电子上的波纹,其行为非常像粒子—意味着它是一个准粒子 
理论家认为等离子体激元可能促进材料的超导性。如果物理学家能够找到方法,他们可以利用派恩斯的恶魔来揭示室温超导体;物理学的“圣杯”之一,可以实现近乎无损的电力传输。研究人员于8月9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发现相关:科学家真的创造了室温超导体吗?专家表示,速度不那么快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物理学教授Peter Abbamonte在一份声明中说:“魔鬼在理论上被推测了很长时间,但实验者从未研究过它们。”。“事实上,我们甚至没有在寻找它。但事实证明,我们做的正是正确的事情,我们找到了它。”
David Pines于1956年首次构思了他的恶魔,他预测当两组不同能带的电子形成两个等离子体激元时,它会出现在某些金属内部。如果这些等离子体相互异相,使得一个等离子体的峰与另一个等离子体谷对齐,它们可能会部分抵消
通常,在整个材料上形成一个等离子体需要非常特定的温度,但派恩斯认为,他的新组合等离子体是无质量的、中性的,其成分来自混合能量,可以在室温下存在。他将他的理论粒子命名为恶魔,这种粒子具有“独特的电子运动”。但由于缺乏质量和电荷,很难找到它
为了追捕魔鬼,这项新研究背后的物理学家向结晶的钌酸锶发射电子,并测量电子反弹时的能量。据此,他们计算出了材料内部等离子体波的动量 
2024-03-12
2024-03-12
2024-03-12
2024-03-12
202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