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农业科技

农业杀虫剂对环境构成威胁吗

本站发布时间:2025-07-01 11:32:37
注:部分名称可能翻译不全,如有问题可联系15163559288@163.com

集约化农业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大因素之一。以往研究主要关注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的影响,但集约化农业还会产生其他环境影响,包括在农业环境中使用农药。

一项近期研究考察了两种农药对格兰维尔豹纹蝶(常栖居于此种环境)的影响。该研究旨在确定幼虫阶段短期接触农药如何影响幼虫生长速率及成虫蝴蝶的繁殖成功率。

研究聚焦于一种杀菌剂和一种除草剂,以及两者的混合物。特别是杀菌剂在短期暴露后即提高幼虫死亡率并延缓发育。两种物质的混合物虽减轻了杀菌剂对幼虫发育的有害影响(但仍比接受对照组处理的幼虫发育缓慢),同时亦对成虫蝴蝶的繁殖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农药在农业中被广泛使用,新产品不断涌入市场。尽管存在环境法规和实验室毒性测试,我们对不同农药如何影响野外非目标物种仍知之甚少",生物与环境科学学院博士研究员乌拉·里希迈基表示。

系统性监测未涵盖自然界残留物

研究人员指出,不同类别的农药可能对非目标生物体引发截然不同的反应。

"亟需更严密监测自然界中的农药残留量,并深入研究其对野生动物的潜在影响。欧盟立法也应更加关注在防止水体污染的同时保护陆地野生动物",里希迈基强调。

"农药使用受到严格监管,新活性物质的批准始终需经过风险评估。食品中农药残留浓度受到监控且不得超出参考值。水体与地下水中的农药残留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监测。然而,自然界中的残留物并未接受系统性监测,难以估算各类野生动物物种的实际暴露量",本文作者之一、农林科学博士洛塔·凯拉指出。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并确保农药使用不伤害非目标生物体,必须开展深入研究与严密监测",负责本研究的赫尔辛基大学教授玛乔·萨斯塔莫宁总结道。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University of Helsinki.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Ulla Riihimäki, Mathijs de Koning, Lotta Kaila, Marjo Saastamoinen.Effects of fungicide and herbicide on a non-target butterfly performance.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5; 974: 179214 DOI:10.1016/j.scitotenv.2025.179214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北前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