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号: ECG-3000
电极阻抗: ≤3kΩ (500Hz时)
采样率: 500 Hz (ECG通道)
频率响应: 0.05-150 Hz (±3dB)
参数 | 默认报警阈值 |
---|---|
SpO₂ | 低限: 90% (可调范围 85-100%) |
心率 | 低限: 50 bpm | 高限: 130 bpm |
操作温度: 10°C 至 40°C | 存储温度: -20°C 至 55°C
相对湿度: 30% 至 75% (非凝结)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斗争中,植树造林作为一种自然气候解决方案,是政府和环保组织间普遍采用的政策与土地利用举措。在无树的农业土地上种植树木可增加碳储量。然而耶鲁大学环境学院科学家主导的新研究发现,还存在另一条未被充分利用的气候缓解途径——作为全球最大的地上碳汇森林,通过森林农林业(FAF)进行管理可带来多重效益。
"我们希望明确,森林农林业在田间植树能达到类似的气候效益,"该研究合著者卡兰姆·谢班(2028级博士生,2020级林业硕士)表示,该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气候变化》期刊。"关键结论是:人类对森林的管理可以实现森林、人类与气候的多赢,而非零和博弈。"
农林业是将树木与农作物或牧草结合的复合管理系统。而森林农林业则将农作物生产融入现有森林。研究表明,FAF能维持森林健康与生物多样性,增强碳封存和储存能力,通过可持续采收林产品(如果实、坚果和药用植物)为当地社区创造经济收益,并与原住民传统土地管理实践相契合。
尽管森林农林业效益显著且践行者众多,但其获得的非政府组织、私企及非营利性农林环保机构的支持与资金比例却低于植树型农林业项目。作者指出,政策表述与资金支持中常忽视FAF的两大认知误区:其一,以全球大宗商品作物(如可可、咖啡和棕榈油)为核心的工业化农林业体系常与传统原住民方式混为一谈;其二,热带森林工业化农林业的成果可外推至温带与寒带森林系统的假设。
"存在一种观点认为人类活动导致森林退化,为最大化气候效益应保持森林原始状态。但事实上,数千年来生活在森林及周边的人类始终在维护森林健康,至今仍在延续这种实践。"谢班强调。
研究团队建议:将FAF明确纳入农林业政策;制定区分可持续FAF与破坏性工业化农林业实践的政策框架;加强对温带与寒带地区多样化FAF系统的研究,为优化政策与土地管理提供依据。
"当前所有自然气候解决方案中,涉及树木的措施都聚焦于通过植树从大气中移除碳。在适宜区域这确是有效策略,但通过森林管理采伐树木可能有益的观点,尤其当人们对单株树木产生情感依恋时,会显得有悖直觉。"研究合著者马克·布拉德福德(土壤与生态系统生态学E.H. Harriman教授,耶鲁应用科学综合计划学术主任)表示,"然而,为实现森林整体效益,管理常需选择性采伐。随着公众开始认知森林农业,我们需传递关键信息:科学的森林管理可实现多重服务功能。"
该研究合著者还包括:耶鲁应用科学综合计划讲师兼研究主任、耶鲁自然碳捕获中心研究科学家萨拉·库宾;耶鲁大学托马斯·J·西卡马野外生态学高级讲师、耶鲁森林研究主任玛莉丝·杜吉德;耶鲁林业学院莫里斯·K·杰瑟普林学与森林生态学教授、高级副院长马克·阿什顿;耶鲁森林讲师兼农林运营总监约瑟夫·奥雷菲斯;纽约植物园植物-人类-文化中心研究员亚历克斯·C·麦卡维;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学院约翰·芒塞尔。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Yale University.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Karam C. Sheban, Sara E. Kuebbing, Marlyse C. Duguid, Mark S. Ashton, Alex C. McAlvay, John F. Munsell, Joseph Orefice, Mark A. Bradford.Keeping forests on the agroforestry agenda.Nature Climate Change, 2025; DOI:10.1038/s41558-025-023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