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农业科技

高温和干旱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具有复杂的生理机制和区域差异性。多源研究表明,这两种胁迫因素的协同作用往往导致远超叠加效应的产量损失:1. **作物生理机制受损** 高温会抑制RuBisCO酶活性并

本站发布时间:2025-07-04 12:35:41
注:部分名称可能翻译不全,如有问题可联系15163559288@163.com

"世界各地频繁出现农作物歉收的新闻报道后,我常被问及气候变化影响是否比预期更快显现,"研究主要作者、斯坦福大学粮食安全与环境中心(FSE)主任格洛丽亚和理查德·库舍尔教授大卫·洛贝尔表示,"这促使我们更深入地审视全球农田的真实状况。"

研究估算全球大麦、玉米和小麦产量比没有气候变化趋势的情况低4%-13%。在多数情况下,这些损失超过了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益处——虽然二氧化碳通过促进光合作用等机制可提升植物生长和产量。

共同作者、FSE研究数据分析师斯特凡妮娅·迪·托马索指出:"从多个维度看,农民正在经历的变革与气候模型预测完全吻合,因此整体影响不应令人意外。"

出人意料的转折出现在:气候模型基本未能预测温带地区(如欧洲和中国)干旱加剧的规模。观测显示这些地区空气干燥度增幅远超模型预测。相比之下,美国农田(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经历的升温和干旱远低于预期。

迪·托马索强调:"这两个重大偏差亟需解决。在气候模型所有不确定性中,这两项对全球粮食生产最具决定性意义。"

作者指出模型误差不仅影响预测效果,更制约适应性策略设计。例如,过去通过延长作物成熟期来扩展生长季的尝试可能错失应对方向,因为这些模型未能充分捕捉当前威胁该策略的干旱趋势。

 

该发现与3月发布的研究形成呼应:后者指出若缺乏气候适应重大投资,美国农业生产力未来数十年或将急剧下滑。综合来看,这些研究凸显对精确建模和智能化适应策略的迫切需求。

洛贝尔总结道:"总体而言,气候科学在预测主要谷物全球影响方面成就非凡,我们应继续倚重科学指导政策决策。如果说存在盲区,我认为主要集中于特色经济作物领域——这类作物建模研究较少,但对消费者感知更为显著。咖啡、可可、柑橘和橄榄等作物近年持续面临供应挑战和价格上涨,虽对粮食安全影响较小,却能有效唤醒公众对气候变化的关注。"

洛贝尔补充道,公众的惊讶可能源于期盼气候预测失效,或低估5%-10%产量损失的影响力:"当人们听到5%时往往觉得微不足道,但实际经历后会发现这足以颠覆市场格局——我们讨论的是数亿人口的粮食供给量级。"

洛贝尔同时担任斯坦福杜尔可持续发展学院地球系统科学教授、斯坦福伍兹环境研究所威廉·瑞格利高级研究员,以及弗里曼·斯波格利国际问题研究所斯坦福经济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Stanford Woods Institute for the Environment. Original written by Rob Jordan.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David B. Lobell, Stefania Di Tommaso.A half-century of climate change in major agricultural regions: Trends, impacts, and surprise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5; 122 (20) DOI:10.1073/pnas.2502789122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北前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