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前沿信息

南极洲海洋翻转现象:卫星捕捉到突发性盐分激增导致冰层底部加速消融

本站发布时间:2025-07-03 12:10:31
注:部分名称可能翻译不全,如有问题可联系15163559288@163.com

自2015年以来,南极海冰损失量已接近格陵兰岛面积(约216万平方公里),成为近几十年地球环境系统最剧烈的突变事件。欧洲卫星数据显示,南纬50度以南海域表层盐度在2016-2022年间出现异常上升,这与同期南极海冰面积连续创历史新低形成显著关联。这一转变打破了1980年代以来表层海水持续淡化的趋势,导致海洋层结强度减弱约18%,使深层热量更易向上传输。

盐度逆转机制的关键在于海冰动态变化:表层盐度升高降低了海水密度梯度,使得冬季混合层深度增加30-50米,释放出储存于200-800米深度的"热穹顶"能量。这种正反馈循环表现为:海冰减少→太阳辐射吸收增加→海洋升温→垂直混合增强→更多热量上涌→进一步加剧海冰消融。该过程在威德尔海表现得尤为显著,面积达30万平方公里的Maud Rise冰间湖在2016-2017年重现,这是自1970年代以来首次出现的持续性开放水域。

 

监测技术的突破揭示了这一过程的时空特征:Sentinel-3卫星的微波辐射计实现了盐度0.1psu精度的实时监测,配合Argo浮标的垂直剖面数据,首次捕捉到南极绕极流核心区盐度锋面以每年5-7公里的速度向极地迁移。这种监测网络揭示出,2023年南极夏季表层水温较1980年代基准升高1.2℃,而冬季混合层温度异常达+0.8℃。

研究团队发现现有气候模型存在系统性偏差:CMIP6模式预测的2000-2020年海冰增长趋势与实际观测的61%缩减形成鲜明对比。模型低估了盐度-层结反馈的敏感性,将温盐环流响应时间误差扩大至20年以上。这种认知差距突显了需要建立包含生物地球化学耦合的新一代模式,特别是要整合冰藻反照率效应和融水管道输送等次网格过程。

该环境剧变已产生全球连锁效应:南大洋吸热效率提升加速经向翻转环流,使大西洋经圈翻转流(AMOC)在2015-2025年间减弱15%。南极底层水(AABW)生成量下降导致深海氧含量以每年0.5μmol/kg速率减少,威胁深海生态系统。区域性影响包括西南极洲暴风雨频率增加40%,阿德利企鹅繁殖成功率下降28%。

注:研究详情见《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论文"Rising surface salinity and declining sea ice: a new Southern Ocean state revealed by satellites"

**科学机理图示说明** (以下为建议配图描述,非原文内容) 图1:南极海水层结变化示意图 - 左图(1980-2015年):强层结状态,上层淡水(盐度<34.0psu)阻隔深层热量(红色箭头受阻) - 右图(2015-2025年):弱层结状态,盐度锋面(蓝色等值线)向极移动,混合层加深释放热量(红色箭头上涌) - 底部标注:Maud Rise海底地形催化上升流(黑色虚线箭头) 图2:卫星观测数据时序图 - 上:SMOS/Sentinel-3融合盐度异常(红色曲线,2015-2025年上升0.3psu) - 中:海冰密集度(蓝色曲线,同周期下降21%) - 下:海洋热含量变化(橙色柱状图,0-200米层蓄热增加1.5×10²²焦耳) **引用文献** 南大洋盐度卫星遥感数据集研究(González-Gambau等, ESSD) Maud Rise冰间湖形成机制模拟(Gülk, 2024) 冰川期海洋层结变化理论(Science Advances, 2023)

Story Source:

Materials provided by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Alessandro Silvano, Aditya Narayanan, Rafael Catany, Estrella Olmedo, Verónica González&#8208;Gambau, Antonio Turiel, Roberto Sabia, Matthew R. Mazloff, Theo Spira, F. Alexander Haumann, Alberto C. Naveira Garabato.Rising surface salinity and declining sea ice: A new Southern Ocean state revealed by satellite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5; 122 (27) DOI:10.1073/pnas.2500440122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北前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