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所有测量在25°C ±1°C、相对湿度60% ±5%条件下进行。采集周期中自动执行暗电流补偿。光谱数据通过USB 3.0接口以16位无符号整型输出(兼容LabVIEW™和MATLAB®)。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先前未被重视的机制:巨细胞病毒(CMV,一种感染全球多数成年人的疱疹病毒)通过该机制侵入血管内皮细胞并导致血管病变。除了使用所有疱疹病毒共有的分子机制外,CMV还利用另一种分子"钥匙",使其能够通过侧门逃脱人体天然免疫防御。
该发现或许解释了为何针对CMV的预防性治疗至今未能成功。这项研究为未来抗病毒药物开发指出了新方向,并提示疱疹病毒家族其他成员(如EB病毒和水痘病毒)可能采用类似分子结构实现细胞间传播并逃避免疫识别。
"如果我们不了解敌人使用的武器,就难以进行有效防御,"论文通讯作者、匹兹堡大学微生物学与分子遗传学副教授Jeremy Kamil博士表示,"我们找到了缺失的拼图,这可能是CMV疫苗研发屡屡受挫的关键因素。"
在美国,约每200名新生儿中就有1例先天性CMV感染。其中五分之一患儿会出现听力损失等出生缺陷或面临长期健康挑战。大多数成人感染CMV无症状,但孕期感染会严重危害胎儿健康,对器官移植受者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可能致命。
由于其庞大的基因组和复杂的分子机制,CMV长期阻碍预防手段开发。与其他疱疹病毒类似,CMV依赖gH蛋白侵入血管内皮细胞。但研究发现CMV用UL116替代其他疱疹病毒使用的gL蛋白作为辅助因子,并募集UL141蛋白。由此形成的gH-UL116-UL141复合体被研究者命名为GATE,成为突破血管内皮屏障并造成内部损伤的替代工具,同时阻止机体免疫系统识别感染信号。
新发现的GATE复合体可能成为CMV及其他疱疹病毒的潜在疫苗靶点。
"既往CMV疫苗研发失败发生在我们发现GATE复合体之前。我们希望靶向GATE的新策略能提升应对CMV感染的成功率,甚至清除体内的终身潜伏感染,"拉霍亚免疫学研究所副教授、论文共同通讯作者Chris Benedict博士表示,"若开发出抑制CMV入侵的抗病毒药物或疫苗,将有助于对抗该病毒在发育中胎儿和免疫低下人群中引发的多种疾病。"
其他研究者包括多伦多大学Michael Norris博士、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Shreveport分校Lauren Henderson和Mohammed Siddiquey博士,以及拉霍亚免疫学研究所尹杰云博士、柳光善博士、Simon Brunel博士、Michael Mor博士和所长Erica Ollmann Saphire博士。
本研究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项目编号AI11685、AI139749、AI101423和T32HL155022),以及ARPA-H APECx合同1AY1AX000055支持。
Story Source:
Materials provided byUniversity of Pittsburgh.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Michael J. Norris, Lauren A. Henderson, Mohammed N. A. Siddiquey, Jieyun Yin, Kwangsun Yoo, Simon Brunel, Michael Mor, Erica Ollmann Saphire, Chris A. Benedict, Jeremy P. Kamil.The GATE glycoprotein complex enhances human cytomegalovirus entry in endothelial cells.Nature Microbiology, 2025; DOI:10.1038/s41564-025-02025-4
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