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乳腺癌的重要风险因素,虽然当前数据非常初步,但我们在小鼠中的研究表明,这类新型抗肥胖药物可能成为降低肥胖相关乳腺癌风险或改善预后的潜在途径,"研究作者、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博士候选人Amanda Kucinskas表示。
现有研究证实,肥胖可能导致乳腺癌患者预后较非肥胖者更差,而体重减轻可改善临床结局。然而传统减重方法面临多重挑战。
研究团队采用新型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和GIP(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受体双靶点药物替尔泊肽(tirzepatide),探讨其是否能抑制肥胖相关乳腺癌生长。该小鼠实验纳入16只C57BL/6小鼠,通过40%高脂饮食和恒温环境诱导肥胖模型。32周龄时,肥胖小鼠随机接受替尔泊肽或安慰剂隔日注射,持续16周,期间每周两次测量肿瘤体积。
结果显示,该药物使小鼠体重和体脂下降约20%(与人类临床试验减重效果相当),主要表现为脂肪组织质量减少,包括脂肪库重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药物组肿瘤体积较对照组显著缩小,研究发现最终肿瘤体积与体重、总脂肪量及肝脏脂质沉积呈显著正相关。
机制层面,替尔泊肽通过双重受体激动作用调节代谢通路:(1)抑制食欲中枢降低能量摄入;(2)改善胰岛素敏感性;(3)调节瘦素/脂联素等脂肪因子平衡;(4)可能直接影响肿瘤微环境。值得注意的是,GLP-1受体激活已在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发现与雌激素受体信号存在交叉调控。
研究者强调,当前结果尚属初步阶段,正与北卡罗来纳大学Steve Hursting实验室合作,旨在区分药物直接抗肿瘤效应与体重减轻的贡献。该方向与近年乳腺癌体重干预临床试验(如BWEL研究)形成互补,后者已证实≥5%体重下降可明显改善生物标志物与生存结局。
Story Source:
Materials provided byThe Endocrine Society.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