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前沿信息

被称为"太阳前冰冻遗迹"的星际彗星可能携带了太阳系形成前的原始物质,这种推测主要基于以下科学证据:1. **同位素特征揭示星际起源**罗塞塔任务对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的

本站发布时间:2025-07-16 22:57:41
注:部分名称可能翻译不全,如有问题可联系15163559288@163.com

这颗被命名为3I/ATLAS的"富水冰"星际访客,是目前已知第三颗进入太阳系外围的星际天体,也是首颗来自银河系完全不同区域的来访者。

牛津大学天文学家马修·霍普金斯表示,该彗星年龄可能超过70亿年——他将在2025年于达勒姆召开的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国家天文会议上报告这一发现——或将成为迄今最引人注目的星际访客。

与此前两颗来自宇宙深处的星际天体不同,3I/ATLAS似乎沿着银河系中一条陡峭轨道运行,其运行轨迹表明其起源于银河系"厚盘"结构——这一古老恒星群体环绕在太阳系所在薄盘面上下方运行。

霍普金斯指出:"所有非星际彗星(如哈雷彗星)均与太阳系同期形成,年龄不超过45亿年。但星际访客可能拥有更古老的年龄,根据我们的统计模型,目前已知的星际天体中,3I/ATLAS极有可能是我们观测到的最古老彗星。"

该天体于2025年7月1日由智利ATLAS巡天望远镜首次发现,当时距离太阳约6.7亿公里。

 

霍普金斯的研究预测,由于3I/ATLAS很可能形成于古老的厚盘恒星周围,其应富含水冰成分。

论文合著者、BBC《夜空》节目主持人克里斯·林托特教授表示:"这是我们首次近距离观测到来自银河系该区域的天体。根据推算,该彗星有三分之二概率比太阳系更古老,可能自此一直在星际空间漂流。"

随着逐渐接近太阳,阳光将加热3I/ATLAS表面并引发彗星活动,即挥发物质与尘埃释放形成发光的彗发和彗尾。

早期观测已显示该彗星呈现活跃状态,其体积可能超越前两颗星际天体——2017年发现的1I/奥陌陌与2019年发现的2I/鲍里索夫彗星。

若该结论得到证实,将对薇拉·C·鲁宾天文台等新一代望远镜探测类似天体的数量预测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为研究古老星际彗星在银河系恒星与行星形成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提供新线索。

 

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合著者米歇尔·班尼斯特博士表示:"当前观测窗口非常宝贵:3I已显现活动迹象。随着太阳加热作用的持续,未来可观测到的气体释放现象将验证我们的理论模型。全球多台大型望远镜已开始追踪这一新型星际天体,其中某台设备或将揭开谜底!"

研究团队意外发现3I之际,恰逢筹备薇拉·C·鲁宾天文台开展巡天观测工作。据其模型预测,该天文台未来将发现5至50个星际天体。

赫尔辛基大学合作研究员罗斯玛丽·多尔西博士指出:"太阳系科学界已对鲁宾天文台未来十年的潜在发现充满期待,包括数量空前的星际天体。3I的发现预示着探测前景可能更为乐观——或发现约50个类似天体,其中部分可能与3I体积相当。本周的发现,特别是在鲁宾望远镜首次曝光图像发布后,使即将启动的观测计划更具吸引力。"

研究团队的结论基于霍普金斯博士期间开发的轨道模拟模型,该模型通过分析天体轨道特征及其可能的恒星起源来模拟星际天体的性质。

值得关注的是,在该彗星被发现一周前,霍普金斯刚完成博士学位答辩。当3I/ATLAS的发现公布时,他原计划开启休假,却转而投入实测数据与模型预测的对比工作。

"这个星期三注定不平静,我醒来时收到的信息全是'3I!!!!!!!!!!'"霍普金斯回忆道,"这对验证我们针对全新且可能极为古老天体的模型而言,是绝佳契机。"

这套名为"Ōtautahi-牛津模型"的预测系统,成为首个实时应用于星际彗星研究的预测模型。

天文爱好者若想观测3I/ATLAS,可在2025年末至2026年初通过适当口径的业余望远镜进行观测。

Story Source:

Materials provided by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北前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