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前沿信息

古DNA研究技术的突破使科学家能够从史前样本中重建病原体基因组,揭示了古代疾病的演化历史及传播模式。近期研究发现,通过对史前人类遗骸、动植物化石及环境沉积物的分析,已鉴定出214种古代病原体,涵盖细菌

本站发布时间:2025-07-16 23:30:53
注:部分名称可能翻译不全,如有问题可联系15163559288@163.com

研究表明,已知最早的人畜共患病证据可追溯至约6500年前——这类疾病(如近年出现的新冠肺炎)通过动物传播给人类,并在约5000年前开始广泛传播。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传染病历史研究,成果近期刚刚发表于《自然》科学期刊。

研究者分析了来自1300多具史前人类遗骸的DNA样本,其中最古老的个体距今约37000年。这些骨骼和牙齿为研究细菌、病毒及寄生虫引发的疾病演变提供了独特视角。

研究结果显示,人类与家畜的密切共居行为——以及来自黑海草原地区游牧民族的大规模迁徙——在疾病传播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我们长期怀疑农业和畜牧业转型打开了新疾病时代的大门——如今DNA证据显示这一过程至少始于6500年前,"Eske Willerslev教授指出,"这些传染病不仅导致疾病流行,更可能引发人口锐减、迁徙浪潮和基因适应性改变。"

世界最古老鼠疫痕迹

研究中共识别出214种病原体。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一份5500年前的样本中发现了鼠疫杆菌(Yersinia pestis)的基因痕迹,这是目前全球最古老的鼠疫遗传学证据。中世纪黑死病曾导致欧洲25%-50%人口死亡。

 

对疫苗开发的启示

这些发现对疫苗研发及理解疾病起源与突变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解读过去,我们能更好地应对未来——预计多数新发传染病仍将源自动物,"该研究第一作者Martin Sikora副教授强调。

"历史上成功的病原体突变极可能再次出现。这对疫苗开发至关重要——我们需要验证现有疫苗是否具备足够保护力,或是否需要针对突变开发新型疫苗,"Willerslev教授补充道。

本研究由伦贝克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

Story Source:

Materials provided by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 The Faculty of Health and Medical Sciences.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Martin Sikora, Elisabetta Canteri, Antonio Fernandez-Guerra, Nikolay Oskolkov, Rasmus Ågren, Lena Hansson, Evan K. Irving-Pease, Barbara Mühlemann, Sofie Holtsmark Nielsen, Gabriele Scorrano, Morten E. Allentoft, Frederik Valeur Seersholm, Hannes Schroeder, Charleen Gaunitz, Jesper Stenderup, Lasse Vinner, Terry C. Jones, Björn Nystedt, Karl-Göran Sjögren, Julian Parkhill, Lars Fugger, Fernando Racimo, Kristian Kristiansen, Astrid K. N. Iversen, Eske Willerslev.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human pathogens in ancient Eurasia.Nature, 2025; DOI:10.1038/s41586-025-09192-8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北前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