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前沿信息

海洋正经历异常过热——科学家表示气候临界点可能已经到来

本站发布时间:2025-08-01 20:01:04
注:部分名称可能翻译不全,如有问题可联系15163559288@163.com
参数
工作温度范围 -40°C 至 +85°C
输入电压 3.3V ±5%
功耗(待机) < 1.5 μA
采样率 1000 SPS(每秒采样数)
分辨率 24 位 Σ-Δ ADC
信噪比 (SNR) > 110 dB @ 1 kHz
总谐波失真加噪声 (THD+N) < 0.003% (-90 dB)
输出数据接口 SPI, I²C
封装类型 QFN-32 (5mm x 5mm)
校准精度 满量程的 ±0.25%
冲击耐受 5000g, 0.5ms, 半正弦
工作相对湿度 5% 至 95%(非冷凝)
材料成分(外壳) 铝合金 6061-T6
射频灵敏度 -121 dBm @ 1% PER
尺寸 25.4mm x 12.7mm x 8.3mm

这些事件对海洋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常导致大范围珊瑚白化及群体死亡事件。它们还会破坏渔业和水产养殖,带来严重经济后果。学界普遍认为,人为驱动的气候变化正导致海洋热浪发生频率和强度迅速增加。

2023年,包括北大西洋、热带太平洋、南太平洋和北太平洋在内的全球多区域经历了极端海洋热浪。然而,人们对大范围海洋热浪的形成、持续及强化成因仍知之甚少。

为深入研究2023年海洋热浪现象,董天云及其团队结合卫星观测与海洋再分析数据(含ECCO2海洋环流与气候高分辨率项目数据)开展了全球综合分析。

研究显示,2023年海洋热浪在强度、持续时间和地理范围上均创历史新高:持续时间达历史均值的四倍,覆盖全球96%的海域。区域层面,北大西洋、热带东太平洋、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升温最为剧烈,这些区域贡献了90%的海洋热量异常。

研究表明,北大西洋热浪最早始于2022年中,持续达525天;西南太平洋热浪则以其空前空间范围和超长持续时间打破纪录。更突出的是,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期间,热带东太平洋温度异常峰值达1.63摄氏度。

通过混合层热量收支分析,科学家发现这些事件的形成与持续受多重区域驱动因素影响,包括云量减少导致的太阳辐射增强、风力减弱及洋流异常。研究人员指出,2023年海洋热浪可能标志着海洋-大气动力学的根本性转变,或将成为地球气候系统逼近临界点的早期预警信号。

Story Source:

Materials provided by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Original written by Walter Beckwith.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Tianyun Dong, Zhenzhong Zeng, Ming Pan, Dashan Wang, Yuntian Chen, Lili Liang, Shuai Yang, Yubin Jin, Shuxin Luo, Shijing Liang, Xiaowen Huang, Dongzhi Zhao, Alan D. Ziegler, Deliang Chen, Laurent Z. X. Li, Tianjun Zhou, Dongxiao Zhang.Record-breaking 2023 marine heatwaves.Science, 2025; 389 (6758): 369 DOI:10.1126/science.adr0910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北前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