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前沿信息

哈佛大学超薄芯片可能彻底革新量子计算领域

本站发布时间:2025-08-01 20:20:50
注:部分名称可能翻译不全,如有问题可联系15163559288@163.com
  • 新研究表明超表面可用作强大的线性量子光学网络
  • 此方法可消除对波导及其他传统光学元件的需求
  • 图论有助于将量子光学网络功能设计进单一超表面

在迈向实用量子计算机与网络的竞赛中,作为室温下快速信息载体的光子(光的基本粒子)展现出诱人前景。光子通常通过延伸微芯片上的波导,或由透镜、反射镜和分束器构成的庞大设备进行量子态控制与引导。这些光学元件构成的复杂网络使光子发生纠缠——从而能并行编码和处理量子信息。但由于执行任何有意义计算或组网所需元件数量庞大且存在缺陷,此类系统难以扩展的问题众所周知。

能否将所有光学元件压缩成单一、扁平、由亚波长元件构成的超薄阵列,在实现完全相同光控效果的同时大幅减少制造部件数量?

哈佛大学约翰·保尔森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SEAS)的光学研究者实现了这一目标。由罗伯特·L·华莱士应用物理学教授兼电子工程学温顿·海斯高级研究员费德里科·卡帕索领导的研究团队,设计出具有纳米级光控图案的平面设备——特殊超表面,用作量子光学芯片与装置的超薄升级元件。

该研究发表于《科学》期刊,由美国空军科学研究办公室(AFOSR)资助。

卡帕索团队证明,超表面可生成复杂的光子纠缠态以执行量子操作——如同使用具有多种元件的大型光学设备所实现的效果。

"我们在解决可扩展性问题方面引入了重大技术优势,"论文第一作者、研究生凯洛罗斯·M·A·优素福表示,"如今可将整套光学装置微型化为单一超表面,其稳定性和鲁棒性极为优异。"

超表面:鲁棒且可扩展的量子光子处理器

 

该成果预示着光学量子设备可能发生范式转变:传统组件(如难以扩展的波导和分束器)乃至延伸型光学微芯片将被抗错的超表面取代,后者具备多重优势:设计无需精密校准、抗扰动性强、成本效益高、制造工艺简单且光学损耗低。广义而言,这项工作奠定了基于超表面的量子光学基础,不仅为室温量子计算机与网络开辟道路,还可助力量子传感或为基础科学提供"芯片实验室"能力。

设计能精确调控亮度、相位和偏振等属性的单一超表面面临独特挑战,因为当光子数量(即量子比特数)增加时会产生数学复杂性。每增加一个光子都会引入大量新干涉路径,在传统装置中这需要急速增加分束器与输出端口数量。

用于超表面设计的图论

为梳理复杂性问题,研究者借助了以点线表示连接关系的数学分支——图论。将纠缠光子态表示为多点连线后,他们能直观判定光子间如何干涉并预测实验效应。图论虽在特定量子计算与量子纠错中已有应用,但通常未被纳入超表面的设计与操作范畴。

本论文是与马克·隆卡尔实验室的合作成果,其团队专攻量子光学与集成光子学,提供了必要的专业知识和设备。

"此方案令我振奋,它能高效扩展光学量子计算机与网络——这是相比超导体或原子等其他平台长期存在的最大挑战,"研究科学家尼尔·辛克莱表示,"该研究还为理解、设计和应用超表面(尤其在产生与控制量子光方面)提供了新视角。借助图论方法,超表面设计与光学量子态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同一事物的两面。"

研究获得FA9550-21-1-0312号奖项等联邦资金支持,工作于哈佛大学纳米系统中心完成。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Harvard John A. Paulson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s.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Kerolos M. A. Yousef, Marco D’Alessandro, Matthew Yeh, Neil Sinclair, Marko Loncar, Federico Capasso.Metasurface quantum graphs for generalized Hong-Ou-Mandel interference.Science, 2025; 389 (6758): 416 DOI:10.1126/science.adw8404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北前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