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OT(地表水与海洋地形)卫星于当地时间7月30日上午11时25分,捕捉到俄罗斯堪察加半岛近海发生的8.8级地震引发的海啸。这颗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联合研发的卫星,在地震发生约70分钟后记录下了此次海啸。
当地震或水下滑坡等扰动事件规模足够大,导致从海底至海面的整层海水发生位移时,便会引发海啸。由此产生的波浪从扰动中心向外扩散,其原理如同将鹅卵石投入池塘后产生的一系列同心波纹。
"SWOT卫星以画笔般宽阔的轨迹扫过海面,其强大之处在于提供关键的现实验证,揭示新的物理机制,并标志着我们在实现更精准的早期预警和更安全的未来方面取得了重大飞跃,"NASA总部地球科学负责人兼SWOT项目科学家纳迪亚·维诺格拉多娃·希弗表示。
SWOT提供的数据从多维度呈现了堪察加地震引发的海啸前缘。测量结果显示,海啸波高超过1.5英尺(45厘米)——在图中高亮轨迹中以红色标示,同时清晰展现了海啸前缘的形态与传播方向。图中自西南向东北延伸的高亮条带即为SWOT数据,该数据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海啸研究中心制作的海啸预测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将SWOT观测结果与模型比对,有助于预报员验证模型准确性。
"1.5英尺高的波浪看似微不足道,但海啸是纵贯海底至海面的巨浪,"位于南加州的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海洋学家本·哈姆林顿解释道,"在开阔海域仅1-2英尺高的波浪,抵达海岸浅水区时可能演变为30英尺高的滔天巨浪。"
SWOT收集的海啸测量数据正助力NOAA海啸研究中心的科学家改进其海啸预测模型。基于该模型输出结果,NOAA向可能受海啸影响的沿海社区发布警报。该模型采用了一套基于历史观测的地震-海啸情景数据库,并结合了海洋传感器的实时观测数据。
SWOT提供的海啸波高、形态及传播方向数据,对改进此类预测模型至关重要。"卫星观测能帮助研究人员更精准地逆向推导海啸成因,而本次数据也证实了NOAA的海啸预报完全准确,"JPL海洋学家乔什·威利斯评价道。
NOAA海啸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瓦西里·蒂托夫(西雅图)表示,该中心利用SWOT海啸数据测试模型后获得了振奋人心的结果:"这表明SWOT数据可显著提升业务化海啸预报能力——这正是自2004年苏门答腊海啸事件以来我们持续追求的目标。"那场灾难性地震引发的海啸曾导致印度尼西亚数千人丧生并造成大范围破坏。
SWOT卫星深度解析
SWOT卫星由NASA与CNES联合研制,加拿大航天局(CSA)和英国航天局参与协作。位于加州帕萨迪纳、由加州理工学院管理的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负责领导美国部分的项目工作。在飞行系统有效载荷方面,NASA提供了Ka波段雷达干涉仪(KaRIn)、GPS科学接收机、激光后向反射器、双波束微波辐射计,并负责NASA仪器运行。CNES则提供了多普勒轨道测量与卫星无线电定位集成系统(DORIS)、双频波塞冬高度计(由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研制)、KaRIn射频子系统(与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合作,并获英国航天局支持)、卫星平台及地面运行支持。KaRIn高功率发射器组件由CSA提供。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NASA’s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2025-08-21
2025-08-21
2025-08-21
2025-08-21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