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前沿信息

为何印尼大多数鲸鲨都带着人类造成的伤痕

本站发布时间:2025-08-30 11:57:17
注:部分名称可能翻译不全,如有问题可联系15163559288@163.com

如今,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证实,在印度尼西亚西巴布亚省附近的鸟首海景海域,62%的鲸鲨身上存在可预防性人为因素造成的疤痕与损伤。他们认为,采取简单的干预措施就能显著减轻当地这群温和巨兽所承受的伤害。

"我们发现疤痕和损伤主要源于人为因素,例如与'巴甘平台'(配备捕鱼吊网的传统捕鱼平台)以及观鲸鲨旅游船只的碰撞,"印尼鳐鲨研究所首席保护科学家、本研究通讯作者Edy Setyawan博士表示。

"相对无害的轻微擦伤最为常见。由掠食者攻击等自然因素或船只螺旋桨造成的严重损伤则较为罕见。"

鲸鲨监测

2010至2023年间,Setyawan及其同事研究了鲸鲨在鸟首海景区域内森达瓦西湾、凯马纳、拉贾安帕特和法克法克的出现情况。该区域拥有由26个海洋保护区构成的网络,是海洋巨型动物和热带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域。每条鲸鲨都有独特的白色斑点和条纹图案,这使得科学家能够利用研究人员和公民科学家拍摄的照片进行个体识别。Setyawan等人还记录了每次观测的日期时间、GPS坐标、鲨鱼性别与成熟状态、体型、行为模式以及所有可见伤痕。

在此期间,他们共观测到268条独立个体的鲸鲨,其中98%出现在森达瓦西湾和凯马纳。鲸鲨目击事件几乎都发生在巴甘平台附近,它们通常在此以鳀鱼、鲱鱼和西鲱等饵料鱼为食——进食时呈水平游动或垂直仰头姿态。研究还观察到它们直接从巴甘平台吸食鱼类,这种行为常导致渔网破损。大多数观测个体是体长4至5米的幼年鲨鱼,其中90%为雄性。

 

52.6%的鲸鲨被重复观测至少一次,最长间隔达11年。纪录保持者是一条年轻雄性鲨鱼,三年间被记录到34次。

在206条记录到损伤或疤痕的鲨鱼中,80.6%表现出人为因素所致的损伤,58.3%存在自然因素造成的损伤(注:部分个体同时具有两类损伤)。人为因素造成的严重撕裂伤、截肢及钝器创伤证据相对罕见,仅占个体的17.7%。但非致命性擦伤很普遍,多因鲸鲨与巴甘平台或船只摩擦所致。

深海之谜

那么雌性及年长的性成熟个体去向何处?研究人员已有重要线索。

"全球既往研究表明,成年鲸鲨尤其是雌性偏好深海环境,以磷虾和集群鱼类为食;而年轻雄性则停留近岸浅水区,那里富含浮游生物能加速其生长,"合著者Mochamad Iqbal Herwata Putra解释,他是印尼国家保护基金会重点物种保护项目高级经理。

"我们的卫星追踪数据也显示,雌性和成年个体频繁利用海沟、海山等深海地形特征。"

"森达瓦西湾与特里同湾(凯马纳)的鲸鲨呈现高居留率与重复观测率,表明它们应被视为当地社区和政府宝贵的旅游资产,"该研究末位作者、Re:wild组织鲨鱼保护主任Mark Erdmann博士强调。

鉴于绝大多数鲸鲨观测发生在巴甘平台附近,且鲸鲨旅游业正处于上升期,研究人员预测未来来自巴甘平台和船只的伤害风险将持续增加——除非采取简单措施加强保护。

"我们计划与海洋保护区管理部门协作制定法规,要求对巴甘平台进行轻微改造,包括去除船体支架和网架的尖锐边缘。相信这些改变将极大减少该区域鲸鲨的疤痕形成,"Erdmann表示。

Story Source:

Materials provided byFrontiers.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Edy Setyawan, Abdy W. Hasan, Yance Malaiholo, Abraham B. Sianipar, Ronald Mambrasar, Mark Meekan, Bronwyn M. Gillanders, Ben D’Antonio, Mochamad I. H. Putra, Mark V. Erdmann.Insights into the population demographics and residency patterns of photo-identified whale sharks Rhincodon typus in the Bird’s Head Seascape, Indonesia.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2025; 12 DOI:10.3389/fmars.2025.1607027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北前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