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前沿信息

物理学家刚刚发现了一种“无中生有”的方法

本站发布时间:2025-09-16 17:20:36
注:部分名称可能翻译不全,如有问题可联系15163559288@163.com

将"无中生有"理论转化为《星际迷航》中的复制机或传送器面临什么问题?这需要极其强大的电场——远超任何直接物理实验的极限。

因此,这个被恰如其分命名为施温格效应的现象至今未被观测到。

如今,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的理论物理学家在一个更易操控的系统中描述了类似效应。在他们的模型中,用超流体氦薄膜替代真空环境,用超流体的背景流动替代强电场。

"氦-4超流体堪称奇迹。当厚度仅为几个原子层时,它能被轻易冷却到接近无摩擦的真空状态,"UBC凝聚态与量子引力理论家、这项9月2日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的新研究的作者菲利普·斯坦普博士解释道。

"当这种无摩擦真空开始流动时,不会产生电子-正电子对,而是会自发形成旋涡/反旋涡对,它们以相反方向旋转。"

在论文中,斯坦普博士与UBC同事迈克尔·德罗谢尔阐述了相关理论及数学推导,并规划出开展直接实验的详细方案。

 

真空隧穿是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中备受关注的过程。量子理论认为真空并非空无一物,而是充满波动场,能导致虚粒子短暂出现和消失。

"我们相信氦-4薄膜能完美模拟多种宇宙现象,"斯坦普博士补充道,"比如深空真空、量子黑洞,甚至宇宙诞生初期。这些都是我们永远无法通过直接实验接触的现象。"

不过斯坦普博士强调,这项工作的真正价值或许不在于模拟(毕竟模拟总有局限),而在于它改变了我们对超流体和二维系统相变的理解。

"这些本身就是真实的物理系统,不只是模拟对象。我们可以对它们进行实验。"

在数学层面,研究人员需要多项突破才能使理论成立。例如,先前研究超流体旋涡的学者都将旋涡质量视为恒定常数。而斯坦普与德罗谢尔证明这个质量会随旋涡运动剧烈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流体和早期宇宙中旋涡的认知。

"理解质量变化的机制和原因,以及这对量子隧穿过程认知的影响令人振奋,因为这类过程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中无处不在,"德罗谢尔表示。

斯坦普还指出,同样的质量变化也会出现在施温格效应中的电子-正电子对上,从而以一种'模拟的复仇'方式修正了施温格理论。

该研究得到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委员会资助。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M. J. Desrochers, D. J. J. Marchand, P. C. E. Stamp.Vacuum tunneling of vortices in two-dimensional 4 He superfluid film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5; 122 (36) DOI:10.1073/pnas.2421273122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北前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