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9月10日发表在《神经病学》杂志(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医学期刊)的研究,慢性失眠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其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衰退速度可能更快——通过影像扫描可观察到相关脑部变化——相较于非失眠人群。
研究发现,慢性失眠患者(每周至少三天睡眠困难且持续三个月以上)出现轻度认知障碍或痴呆的风险比非失眠者高40%,相当于加速衰老3.5年。该研究并未证明失眠直接导致大脑衰老,仅揭示两者存在关联。
"失眠不仅影响次日状态——长期来看可能损害大脑健康,"研究作者、梅奥诊所神经科医师Diego Z. Carvalho博士表示,"我们观察到思维能力更快衰退及脑部变化,这表明慢性失眠可能是未来认知问题的早期预警信号,甚至是诱因之一。"
该研究追踪了2,750名平均年龄70岁的认知健康老年人,平均随访5.6年。其中16%患有慢性失眠。
研究初期,受试者需报告过去两周睡眠时长变化情况。他们每年接受思维与记忆测试,部分参与者接受脑部扫描以检测白质高信号(可能反映小血管病变导致的脑组织损伤)和β淀粉样蛋白斑块(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
研究期间,14%的失眠患者出现轻度认知障碍或痴呆,非失眠组比例为10%。
在调整年龄、高血压、安眠药使用及睡眠呼吸暂停诊断等因素后,失眠患者出现轻度认知障碍或痴呆的风险仍高出40%。各项思维能力测试的衰退速度也更快。
研究人员将失眠者分为两类:过去两周睡眠减少者,或睡眠增加者。
主诉睡眠减少者在研究初期的认知测试得分更低,相当于衰老四年的影响。他们的白质高信号和淀粉样斑块也更多。就淀粉样蛋白而言,其影响程度与携带APOE ε4基因(已知遗传风险因素)者相当。
相反,主诉睡眠增加者在研究初期的白质高信号更少。
某些群体尤为脆弱。携带APOE ε4基因(与较高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相关)的参与者,其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衰退更显著。
"我们的结果表明,失眠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影响大脑,不仅涉及淀粉样斑块,还包括脑部供血小血管,"Carvalho指出,"这强调了治疗慢性失眠的重要性——不仅为改善睡眠质量,更可能保护衰老过程中的大脑健康。这些发现也为'睡眠不仅是休息,更是大脑修复机制'的学说增添了新证据。"
研究局限性在于失眠诊断来源于医疗记录,可能遗漏未确诊病例且无法反映症状严重程度。
该研究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GHR基金会、梅奥医学教育与研究基金会及Sleep Number公司对梅奥诊所的资助支持。
Story Source:
Materials provided by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Diego Z. Carvalho, Bhanu Prakash Kolla, Stuart J. McCarter, Erik K. St. Louis, Mary M. Machulda, Scott A. Przybelski, Angela J. Fought, Val J. Lowe, Virend K. Somers, Bradley F. Boeve, Ronald C. Petersen, Clifford R. Jack, Jonathan Graff-Radford, Andrew William Varga, Prashanthi Vemuri.Associations of Chronic Insomnia, Longitudinal Cognitive Outcomes, Amyloid-PET, and White Matter Changes in Cognitively Normal Older Adults.Neurology, 2025; 105 (7) DOI:10.1212/WNL.0000000000214155
2025-09-16
2025-09-16
2025-09-16
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