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前沿信息

含有天然物质的纳米粒子治疗内脏利什曼病,副作用很少

本站发布时间:2024-02-26 16:04:33

圣保罗州立大学(UNESP)的研究人员开发的一种新的治疗策略可能会彻底改变内脏利什曼病的治疗,这是一种被忽视的由沙蝇传播的热带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1200万人患有这种疾病,每年新增病例70万至100万例

研究人员开发的技术包括使用脂质纳米颗粒给药羽扇豆醇,这是一种已知可以杀死导致该疾病的利什曼原虫寄生虫的化合物。木犀草素是一种三萜,存在于许多蔬菜和水果中,例如芒果、葡萄和草莓、青椒和橄榄

在动物试验中,该策略被证明能够从受影响的器官中消除利什曼原虫。这一结果发表在《药物》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

利什曼病主要有三种形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内脏是最严重的,如果不治疗,死亡率高达95%,即使治疗,死亡率也高达10%。其他是皮肤利什曼病(最常见,通常会导致皮肤溃疡)和粘膜皮肤利什曼病(影响口腔、鼻子和喉咙)

现有的治疗方法——主要基于五价锑或两性霉素B的使用——有严重的副作用,尤其影响心脏、肝脏和肾脏。一些利什曼病药物极其昂贵,对公共卫生系统构成沉重负担,如果给药不当,可能会在寄生虫中产生耐药性。因此,研究人员在文章中强调,迫切需要寻找或开发新的活性化合物,包括在植物中鉴定的一些化合物

在这项研究中,隶属于位于圣维森特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岸实验园区(IB-CLP)生物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新技术,该技术包括在脂质纳米颗粒中递送羽扇豆醇

该文章的第一作者、IB-CLP-UNESP的博士后研究员Jéssica Adriana de Jesus说:“Lupeol在体外被证明能够消除各种形式的利什曼原虫,但它在生理溶液中不太可溶,这限制了它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将其放入脂质纳米颗粒中,通过克服生物障碍,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并将药物输送到靶点来解决问题,在内脏利什曼病的情况下,靶点是脾、肝和骨髓。纳米载体只是输送载体。当它们到达靶点时,在适当的pH值下,它们会打开并释放药物。”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实验涉及四组感染婴儿利什曼原虫并治疗了十天的仓鼠。第一组仅给予羽扇豆醇,第二组接受含有羽扇豆酚的纳米颗粒,第三组接受空纳米颗粒,而第四组仅接受安慰剂。然后从动物的脾脏、肝脏、血液和血浆中取样,进行生化、生理病理和寄生虫负荷分析

正如预期的那样,携带羽扇豆醇的脂质纳米颗粒在清除脾脏和肝脏内脏利什曼病寄生虫方面比单独使用羽扇豆酚更有效:将纳米颗粒与羽扇豆素一起服用10天,寄生虫数量减少了99.9%

“此外,以这种方式治疗的动物在脾脏和肝脏中表现出最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我们有史以来第一次证明这种组合在治疗该疾病方面非常有效,是一种值得考虑使用的重要制剂。”

通过腹膜内注射给药含有羽扇豆醇的纳米颗粒。该小组现在计划开发一种口服纳米载体,使患者能够在家服用药物,以及用于皮肤利什曼病局部治疗的药物

More information: Jéssica Adriana Jesus et al, 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 as Robust Systems for Lupeol Delivery in the Treatment of Experimental Visceral Leishmaniasis, Pharmaceuticals (2023). DOI: 10.3390/ph16121646

Provided by FAPESP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