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在接近室温(从室温到60°C)的条件下合成了大块范德华(vdW)材料,将其制造所需的能耗显著降低了至少一个数量级
块状vdW材料是研究的一个重要焦点,因为它们是通过弱vdW力而不是强共价键或金属键连接在一起的。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材料》杂志上
以前,块状vdW材料,如石墨和六方氮化硼,只能在非常高的温度(>;1000°;C)下合成。在这项研究中,不是在如此高的温度下直接烧结石墨或氮化硼颗粒,而是以非常低的能耗将颗粒剥离成二维(2D)纳米片。随后,在45°;C(甚至在室温下)将这些纳米片转化为机械坚固的块状vdW材料
该方法适用于广泛的2D材料,包括MXene和过渡金属二硫属化合物。它的低制造温度也允许表面压印和原位成型,由于热诱导的收缩和膨胀,这在高温烧结中是具有挑战性的。此外,无添加剂的vdW材料有助于2D材料基聚合物复合材料失效的高温应用
这一结果主要源于vdW相互作用,为制造的大块材料提供了高机械强度。激活vdW相互作用不需要高温,而是需要相邻纳米片之间的纳米或亚纳米接触。2D纳米片的薄度和灵活性使其易于移动和变形,有利于紧密接触的形成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吸附在纳米片上的水是一种强大的“烧结助剂”,可以润滑纳米片,使其良好排列。然后,由于纳米限制效应,被限制的水从纳米片上解吸并从材料中逸出,这关闭了毛细管,从而激活了vdW相互作用,产生了致密、坚固的块状vdW材料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研究员、文章通讯作者苏扬教授表示:“这一工艺简化了制造,降低了与批量vdW材料生产相关的高能耗,提供了可扩展性,还可以为vdW材料设计引入创新方法,如将各种2D材料杂交,特别是那些在高加工温度下不稳定的材料。”
“这项研究表明,通过利用纳米材料对传统材料加工方法进行了革命,”SIAT的程惠明教授说
该团队包括来自中国科学院(CAS)SIAT、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CAS金属研究所和CAS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人员
Provided b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24-10-28
2024-10-28
2024-10-28
2024-10-28
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