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合抗原受体(CARs)是一种合成的膜蛋白,使淋巴细胞能够识别靶细胞的特异性抗原并对其作出反应。尽管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B细胞淋巴瘤或白血病方面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疗效,但昂贵而复杂的制造过程阻碍了其广泛的临床应用
先前的研究已经探索了使用纳米颗粒递送核酸来对体内循环T细胞进行编程,简化了CAR-T细胞的生成,并消除了从患者身上分离T细胞的需要。同时,将CAR蛋白直接插入T细胞膜可以提供一种简单的方法,避免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与随机病毒基因插入基因组相关的致瘤风险等并发症
在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王军教授和徐丛飞教授的领导下,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很有前途的策略,包括将在融合性纳米囊泡(FuNVs)上预表达的CAR分子直接融合到T细胞,从而在体内构建CAR-T细胞
他们通过向呼肠孤病毒或麻疹病毒融合蛋白中添加抗CD3单链可变片段来改造T细胞融合蛋白。他们证明,来源于T细胞融合原表达细胞的FuNV携带大量T细胞融合源,这在体外和体内有效诱导了NV和T细胞之间的融合
随后,考虑到抗CD19(αCD19)CAR-T细胞的临床成功,表达T细胞融合原和α;构建CD19 CAR蛋白以产生;携带FuNV的CD19 CAR(FuNVCAR)。通过在体外和体内通过FuNVCAR将CAR蛋白递送到T细胞上,成功地实现了CAR-T细胞的生产。同时,静脉注射FuNVCAR可有效抑制B细胞淋巴瘤的生长
为了进一步探讨FuNVCAR的潜在毒性,在第2天和第14天进行了血细胞计数和血清生化分析,表明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在用FuNVCAR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在小鼠中没有观察到体重的显著变化
此外,与传统的CAR-T细胞治疗相比,FuNVCAR治疗没有诱导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增加。这种观察到的差异可归因于FuNVCAR产生的短暂CAR-T细胞,该细胞经历有限和暂时的激活,减轻炎症细胞因子的持续释放
总之,本研究介绍了一种通过FuNV介导的CAR蛋白递送在体内产生CAR-T细胞的新方法。然而,必须注意的是,这种策略可能不适合T细胞功能受损的患者
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公报》杂志上
Provided by Science China Press
2024-10-28
2024-10-28
2024-10-28
2024-10-28
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