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一个只有纳米厚的薄膜,可以存储千兆字节的数据——足够用于电影、视频游戏和视频。这是铁电材料用于存储的令人兴奋的潜力。这些材料具有独特的离子排列,导致两种不同的极化状态,类似于二进制代码中的0和1,可用于数字存储
这些状态是稳定的,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记住”数据,并且可以通过施加小电场来有效地切换。这种特性使它们非常节能,能够实现快速的读写速度。然而,一些众所周知的铁电材料,如Pb(Zr,Ti)O3(PZT)和SrBi2Ta2O9,在制造过程中暴露于氢气热处理时会降解并失去极化
在《应用物理快报》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由东京工业大学助理教授Kazuki Okamoto和Hiroshi Funakubo领导的研究小组与佳能ANELVA公司和日本同步辐射研究所(JASRI)合作,表明氮化铝钪(AlScN)铁电薄膜在高达600°C的温度下保持稳定并保持其铁电性能
“我们的结果证明,无论电极材料如何,在含氢气氛中进行热处理的薄膜的铁电性都具有很高的稳定性。这对下一代铁电存储器件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结果,并提供了更多的加工选择,”Funakubo说
对于在含H2气氛下与高温制造工艺兼容的铁电材料,理想情况下,它们的晶体结构和铁电性能几乎不会退化。这方面的两个关键参数是剩余极化(Pr)和矫顽场(Ec)。Pr是指去除电场后保留的极化,而Ec是切换材料极化状态所需的电场
AlScN的Pr(>;100µC/cm²)高于PZT(30-50µC/cm³)。然而,到目前为止,在含H2气氛下热处理对其性能的影响尚不清楚
为了研究这一点,研究人员在400°C下使用溅射法在硅基板上沉积了(Al0.8Sc0.2)N薄膜。薄膜被放置在铂(Pt)和氮化钛(TiN)的两个电极之间。电极在材料的稳定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t促进氢气进入薄膜,而TiN则作为H₂扩散的屏障。因此,评估不同电极材料的性能至关重要
薄膜在氢气和氩气气氛中,在400至600°C、800托的温度下进行了30分钟的后热处理。研究人员使用X射线衍射(XRD)来检查块体和薄膜电极界面中晶体结构的变化。正上负下(PUND)测量用于评估Pr和Ec。该技术涉及向薄膜施加正负电场并观察由此产生的偏振响应
薄膜保持了稳定的纤锌矿型晶体结构。Pr在120µC/cm²以上保持稳定,无论电极或处理气氛如何,其值是HfO2基薄膜的五倍,是PZT的三倍。此外,Ec仅略微增加了约9%。这种增加归因于薄膜晶格常数的变化,而不是由于氢气的存在或所用电极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易受氢扩散影响的铁电材料不同,Al和N之间的高键能可防止氢渗透薄膜
Funakubo说:“结果表明,(Al0.8Sc0.2)N比传统的铁电和HfO2基铁电薄膜更能抵抗后热处理的退化。”(Al,Sc)N薄膜具有相对稳定的晶体结构、较高的Pr值和较小的Ec变化,是下一代铁电存储器件的有前景的候选者Journal information: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rovided by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24-10-28
2024-10-28
2024-10-28
2024-10-28
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