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研究小组在半导体双量子点(DQD)系统中实现了相干布居陷阱(CPT)
CPT是一种重要的量子干涉现象,在光学实验中首次在三能级原子中观察到。在这种三电平系统中,两个状态耦合到第三中间状态。当驱动场的频率和相位被适当地调谐时,前两个状态形成与中间状态解耦的叠加状态。这种叠加态被称为“暗态”,因为它对探测场没有反应,从而产生了电磁感应透明等有趣的现象 暗态在量子信息处理中有重要应用,但在DQD系统中尚未得到很好的实现。与传统的三能级原子系统不同,DQD的内部结构和动力学可以在没有外部驱动场的情况下实现内在CPT,使其成为一个有前景的量子计算平台为了在DQD系统中实现CPT,该团队利用了Ge和Si系统中能级的内在特性。在没有任何驱动场的情况下,他们测量了通过泡利自旋阻断(PSB)中DQD的漏电流,并观察到零偏压下电流的显著下降,这表明暗态的形成和CPT的发生。此外,该团队通过对DQD系统应用纵向驱动,展示了选择性地创建暗态和相关CPT过程的能力
该团队还深入研究了纵向驱动场引起的奇偶效应。研究人员观察到,当驱动频率满足一定条件时,电流会表现出与奇数或偶数次谐波相对应的增强或抑制
这一现象为理解和利用CPT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外,研究小组发现,通过调整纵向驱动场,可以有效地调制CPT的信号强度和宽度
在DQD系统中实现CPT表明,半导体量子点系统不仅是理解量子干涉的理想平台,也是高精度量子信息处理的有力工具。这项工作清楚地展示了纵向驱动DQD系统的潜在可调性,为半导体量子点系统在量子计算中的实际应用铺平了道路研究结果发表在《纳米快报》杂志上
该团队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STC)的郭光灿、郭国平教授和李海鸥教授领导,并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CAS)的张建军研究员合作
More information: Yuan Zhou et al, Quantum Interference and Coherent Population Trapping in a Double Quantum Dot, Nano Letters (2024). DOI: 10.1021/acs.nanolett.4c01781Journal information: Nano Letters
Provided b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24-10-28
2024-10-28
2024-10-28
2024-10-28
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