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发表在《纳米快报》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日本金泽大学纳米生命科学研究所(WPI NanoLSI)的研究人员使用调频原子力显微镜揭示了微管(MT)内表面的亚分子结构,并可视化了MT晶格中的结构缺陷,为调节微管功能的复杂动态过程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微管(MT)是真核细胞骨架的关键组成部分,作为支架,在细胞分裂、细胞迁移、细胞内运输和运输等细胞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MT由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组成,它们聚合成二聚体并组装成线性原丝,形成圆柱形晶格X射线晶体学和冷冻电子显微镜等传统方法为MT提供了结构见解,但涉及复杂的样品制备和数据分析。仍然需要能够在生理条件下以亚分子分辨率检查MT结构特征、组装动力学和晶格缺陷的技术
MT壁的外表面已被广泛研究。然而,有限的研究考察了微管蛋白二聚体在MT内壁的亚分子排列。MT的外壁和内壁与不同的蛋白质相互作用
为了解决这一差距,金泽大学纳米生命科学研究所(WPI NanoLSI)的Ayhan Yurtsever、Hitoshi Asakawa和Takeshi Fukuma领导的一个科学家团队利用频率调制原子力显微镜(FM-AFM)研究了微管蛋白二聚体在MT内外表面的亚分子排列(见图1)。MT内表面呈现波纹结构,而外表面呈现浅波纹(见图2)
一个原丝的形貌高于其相邻的原丝。这种差异形貌是由相邻原丝之间αβ-微管蛋白异二聚体的结构取向和构象差异引起的。内表面原丝的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单体在从管状到片状的结构转变过程中重新取向
内表面也有一条“接缝”线,这被认为赋予了MT灵活性。FM-AFM能够检测到局部区域MT晶格轴中原丝缺失的微管蛋白亚基引起的几个晶格或结构缺陷。这些缺陷会改变原丝的分子排列,从而损害MT的功能。
该研究还探讨了MT与紫杉醇的相互作用,紫杉醇是一种化疗药物,专门与MT内表面αβ-微管蛋白二聚体中的β-微管素亚基结合。紫杉醇稳定的微管抑制癌症细胞分裂和迁移,从而可能减缓癌症的进展
这种结合在高分辨率AFM图像中作为区分单个α-和β-微管蛋白亚基的标记。这一见解强调了FM-AFM在研究靶向MT的药物分子机制方面的潜力。
总之,FM-AFM为MT结构、动力学和药物相互作用提供了关键的见解,揭示了推进药物发现的潜力。了解MT功能和蛋白质相互作用可以指导开发更特异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于癌症,MT是关键的治疗靶点
More information: Ayhan Yurtsever et al, Visualizing the Submolecular Organization of αβ-Tubulin Subunits on the Microtubule Inner Surface Using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Nano Letters (2024). DOI: 10.1021/acs.nanolett.4c04294Journal information: Nano Letters
Provided by Kanazawa University
2024-12-19
2024-12-19
2024-12-19
2024-12-19
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