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PD)是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运动功能障碍。其病理特征是α-突触核蛋白(α-syn)异常聚集成不溶性纤维和路易体,导致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化和死亡
为了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一种常见的临床方法,深部脑刺激(DBS),涉及将电极植入特定的大脑区域,通过直接电刺激调节神经元活动
尽管DBS提高了神经元调节的效率,但其侵入性可能会导致认知能力下降和情绪障碍,如抑郁和焦虑。新开发的非侵入性技术,如经颅直流电刺激和经颅磁刺激,可以提高皮质的兴奋性,但受到穿透深度和空间分辨率不足的限制
因此,开发将高空间分辨率与强大穿透能力相结合的非侵入性深部脑刺激技术至关重要在《科学进展》发表的一项研究中,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技术中心(NCNST)陈春英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名为ATB-NPs的无线光热DBS纳米系统
该系统通过直接刺激神经元中热敏TRPV1受体的内源性表达,实现了对退化神经元的精确调节,为PD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见解
该系统由三个核心模块组成:用于激活热敏TRPV1离子通道的光热转换模块(金纳米壳,AuNS),特异性靶向TRPV1高表达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靶向模块(TRPV1抗体),以及与α-突触核蛋白非淀粉样蛋白-β组分的疏水结构域结合的降解模块(β-syn肽,含有近红外响应接头),从而降解α-syn原纤维
使用α-syn原纤维诱导的PD模型,研究人员旨在通过无线DBS纳米系统恢复中脑黑质中退化的多巴胺能神经元
将ATB NP立体定向注射到PD小鼠的黑质中后,ATB NP通过TRPV1抗体锚定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表面。在808nm脉冲近红外激光照射下,它们充当纳米天线,将光转化为热量以激活热敏TRPV1受体,导致Ca2+内流和动作电位的产生
此外,它们还释放β-syn肽,通过激活伴侣介导的自噬途径,清除α-syn聚集体,减少病理纤维。最终,ATB NP恢复了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相互作用网络及其多巴胺释放能力,改善了PD小鼠的运动功能
这种无线DBS纳米系统主要有三个优点:它利用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中内源性表达的TRPV1受体,消除了植入神经电极或基因操纵的需要;通过整合近红外激光技术,它能够对特定脑区的退化神经元进行精确的时空调制;无线DBS纳米系统展现出卓越的生物安全性
More information: Junguang Wu et al, A nanoparticle-based wireless deep brain stimulation system that reverses Parkinson's disease, Science Advances (2025). DOI: 10.1126/sciadv.ado4927Journal information: Science Advances
Provided b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25-01-20
2025-01-20
2025-01-20
2025-01-20
202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