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前沿信息

机械联锁的2D链甲解锁了具有变形能力的智能聚合物

本站发布时间:2025-04-20 22:29:45

西湖大学的研究人员公开了一种二维(2D)机械互锁聚合物(MIP),它在分子尺度上模拟了中世纪的链锁。这种微米级2D材料展现出卓越的柔韧性和刚性,有可能彻底改变下一代轻型防护装备和智能装甲系统

西湖大学刘志昌教授团队领导的研究发表在《自然合成》杂志上,报告了一种具有长程有序的纯有机晶体2D MIP的合成,解决了柔性和刚性之间古老的权衡问题。这篇论文的标题是“晶体二维[c2]菊花链蜂窝网络的合成”。

该聚合物每平方厘米含有30亿条周期性排列的[c2]菊花链式结构,每条链都像互锁环一样,使其能够弯曲而不断裂,同时保持特殊的刚度。在[c2]菊花链单元中,每个组件由一个大环和一个轴组成。当两个这样的组件相互渗透时,每个大环都会穿过另一个的轴,形成两种不同的机械结合

MIP面临着一个两难境地,要么在应力下破裂(刚性类型),要么不可逆地变形(柔性凝胶)。这种新的分子链甲结合了这两种特性,其功能类似于微型防弹织物

为了解决这个悖论,刘的团队设计了一种结合结晶前组织和后连锁的协同策略。他们从柔性的三同位素单体开始,将它们预组织成长程有序的蜂窝网络,然后利用光实现机械联锁

“值得注意的是,与最近关于通过缠结线性聚合物链制备2D MIP的报道不同,我们的材料使用对称的三臂单体形成了一个扁平的互锁结构,”该研究的通讯作者刘志昌教授解释道。“这种设计类似于链甲的联锁环,在没有化学键的情况下实现了机械稳定性。”

合成了一个二维[c2]菊花链蜂窝网络。图片来源:西湖大学Serendipity的梁克章满足了战略

“我们的目标是制造一个分子笼,但最终得到了一个蜂窝,”首席科学家刘教授说。“我们设计了基于[c2]菊花链的单体,因为它们提供了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这是人造分子肌肉的关键特征。这些基序可以提供与笼内客体分子的适应性结合,但令人惊讶的是,它们自发组装成一个无限的二维网络,而不是一个有限的笼。”刘是西湖大学化学系的首任教授,也是广岛大学结手性元物质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所(SKCM)的附属成员。刘实验室的博士生郑斌堂是该研究的第一作者

在同步辐射技术的帮助下,该团队发现了一个从单体到二聚体、六聚体,最终到蜂窝网络的分层自组装过程。这些层堆叠成六棱柱。光引发的硫烯点击化学进一步通过互补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将伪[c2]菊花链转化为完全互锁的单元

唐解释说:“原位分子缝合证明了聚合物是由相互联锁的单体组成的。”

刘的团队发现,大块晶体可以剥离成超薄层,就像在不同溶剂中剥离薄饼一样。引人注目的是,这些层的硬度是原始散装材料的47倍,同时保持了结构对称性。唐说:“这违反了惯例:这里的稀释剂并不弱。把它想象成分子链甲——刚性但柔性。”

该团队现在正在测试材料对热量、压力和pH值变化的反应。刘沉思道:“想象一下,盔甲在撞击时会变硬。”。“我们还有几年的时间,但潜力是令人兴奋的。”

More information: Zheng-Bin Tang et al, Synthesis of a crystalline two-dimensional [c2]daisy chain honeycomb network, Nature Synthesis (2025). DOI: 10.1038/s44160-025-00791-x

Journal information: Nature Synthesis

Provided by Westlake University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