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前沿信息

受DNA启发的柔性纤维设计增强了可穿戴设备的传感器

本站发布时间:2025-05-09 16:54:56
注:部分名称可能翻译不全,如有问题可联系15163559288@163.com

信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受DNA形状启发的光纤传感器,为可穿戴设备中更耐用、更灵活的光纤传感器引入了一种新设计。传统的光纤传感器在两端都有电极,当放置在身体关节上时,电极在反复运动下往往会失效。

然而,所提出的双螺旋设计将两个电极放在一端,使传感器能够承受反复的拉伸和移动,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可穿戴传感器的一个关键限制。

柔性光纤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智能可穿戴设备,因为其紧凑的尺寸和轻便的感觉使其适合日常使用。然而,由于机械挑战,目前通常放置在接头处的设计面临有限的应用。当应用于手指或膝盖等关节时,两端都有电极的传统光纤传感器很脆弱,因为重复的运动会拉动连接线,导致它们松动或产生测量误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信州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柔性传感器,其具有模仿DNA形状的双螺旋结构。这种新设计将两个电极放置在纤维的一端,减少了运动过程中的应变,显著提高了耐用性。他们的发现于2025年2月4日在线发表在《高级科学》杂志上。

“有效的电极设计对可穿戴传感器的性能和寿命至关重要。但在一维光纤传感器中,这一直是一个挑战。我们的设计直接解决了这个问题,”该研究的主要作者、纤维工程与科学研究所的朱春红副教授说。

来源:《先进科学》(2025)。DOI:10.1002/advs.202416564

研究人员从DNA双螺旋的稳定性中获得了灵感,这是由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维持的。以类似的方式,他们将两根专门设计的同轴光纤拧在一起,形成一个紧密结合、稳定的结构。

每根纤维都是使用一种称为同轴湿法纺丝的方法生产的,具有绝缘外层和蓬松的导电内核。核心包含多壁碳纳米管(MWCNT),而外层包括热塑性聚氨酯(TPU)和二氧化钛(TiO2)纳米粒子,使纤维更蓬松、更强。

经过热处理后,两根光纤自然形成双螺旋,在同一端内置正极和负极端子,消除了在两端进行复杂布线的需要——这是传统设计中常见的问题。“TT/MT双螺旋光纤的一端有两个电极,另一端没有电极,大大简化了柔性传感器的布线,”该研究的合著者陈子伟先生说。

由此产生的TT/MT双螺旋光纤传感器非常细长,直径小于1毫米,易于无缝集成到可穿戴纺织品中。此外,它被证明是非常耐用的,能够承受反复的拉伸和弯曲。在实验室测试中,它经受了1000多次拉伸循环,并在不断裂的情况下延长了原始长度的300%以上。

当两个电极位于同一侧时,传感器可以跨关节使用,其中包含电极的一侧连接到运动受限的区域,如手背、脸颊或膝盖,而不会有电线损坏的风险。这为跟踪手指手势、面部表情和步态运动,甚至检测睡眠中的呼吸模式开辟了应用程序。

在一项测试中,研究人员将传感器放在手套内,并使用机器学习模型来帮助它学习如何识别手指运动。该手套能够识别六种常见的手势,准确率为98.8%。在另一项测试中,该传感器检测到每次手指拉动的持续时间,并利用该时间无线发送莫尔斯电码,展示了其作为帮助残疾人的工具的潜力。

与超过100000名依赖Phys.org获取日常见解的订阅者一起探索科学、技术和太空的最新进展。注册我们的免费时事通讯,每天或每周获取重要突破、创新和研究的最新进展。

研究人员表示,该设计还显示出在蓝牙连接的可穿戴设备中使用的前景,可以对康复和运动训练进行实时远程监控。该团队设想将这些传感器嵌入登山等高风险活动的服装中,以便在发生事故、跌倒或缺氧等健康问题时发出紧急警报。

通过这一创新设计,研究人员希望激发下一代智能纤维的开发,这些纤维不仅耐用、灵敏,而且易于融入日常穿着。朱博士说:“我们的设计策略,以我们研究中强调的TT/MT双螺旋光纤为例,也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方法,可以激发为不同应用量身定制的各种智能光纤的开发。”。p

More information: Ziwei Chen et al, Structure and Wiring Optimized TT/MT Double‐Helical Fiber Sensors: Fabrication and Applications in Human Motion Monitoring and Gesture Recognition, Advanced Science (2025). DOI: 10.1002/advs.202416564

Journal information: Advanced Science

Provided by Shinshu University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北前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