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前沿信息

12.3万年历史的珊瑚化石警示灾难性海平面骤升

本站发布时间:2025-06-30 23:00:40
注:部分名称可能翻译不全,如有问题可联系15163559288@163.com

"这对我们展望未来而言绝非好消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地质科学教授安德里亚·达顿表示。达顿与其佛罗里达大学的博士生卡伦·维弗伯格共同领导了一项国际研究,该项目成员包括悉尼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以及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研究人员,他们对塞舌尔群岛发现的化石珊瑚进行了分析。

这些特殊化石为研究人员重建古海平面提供了独特契机。部分原因在于它们是仅栖息于海面附近浅水区的珊瑚物种遗骸。其热带地理位置还意味着这些珊瑚远离历史冰盖,而冰盖对区域海平面具有更显著的影响。

通过测定岛上不同海拔的二十余枚化石珊瑚年代并分析化石周边沉积物,研究团队获得了丰富发现。该项成果将于6月13日发表于《科学进展》期刊。

首先,团队成功将全球海平面峰值出现时间锁定在12.2万至12.3万年前。该时期被称为末次间冰期,当时全球气温与当前水平极为接近。如此精确的定年为理解全球气候与海平面关系提供了新视角。

然而更关键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在末次间冰期海平面达到峰值前的六千年间,曾出现过三次突发性海平面急剧上升事件。这些海平面骤升期被海退期分隔,达顿指出它们标志着距塞舌尔数千公里外的格陵兰与南极极地冰盖曾发生剧变。

"这表明冰盖体积与海平面变化都存在极快速动态演变的可能性,"达顿强调,"这对海岸规划者、政策制定者及风险管理从业者具有重大意义。"

团队记录的海平面升降还揭示了当前与末次间冰期的关键差异——尽管两时期气温相近常被用作预测当下及未来气候对冰盖与海平面影响的模型。

 

"这些波动表明,因南北半球温度变化不同步,极地冰盖呈现此消彼长的异步变化,"达顿解释道,"因此尽管过去暖期海平面至少比现在高出数米,但若当前两半球同步升温(正如现今状况),未来海平面上升幅度或将超越历史记录。"

研究人员还提出一项严峻发现:根据大西洋其他研究团队的证据,他们识别出的某次海平面骤升事件,与北美巨型冰盖最后残体可能崩塌的时间基本吻合。

尽管当今北美已无大型冰盖,达顿认为该发现对理解现存冰盖动力学具重要启示。因多数科学家此前并未将北美冰盖视为末次间冰期海平面动态的主要影响因素。

"但若该暖期持续数千年后北美仍有冰体存在,那么我们记录的部分海平面上升必然需要其他冰盖(如南极冰盖)提供更多融水,"达顿分析,"这说明南极对变暖的敏感度超出既往认知,因为来自南极大陆的完整海平面上升信号被北美残余冰盖所掩盖。"

达顿指出,综合数千年前化石珊瑚提供的新证据表明,气候变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速度与高度可能远超当前预测。

"仅基于已发生的变暖程度,未来全球平均海平面或将上升逾10米,"她警示道。

 

达顿认为积极面在于:人类社会具备减缓气候变化对海平面影响的能力。

"我们越积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行动越迅速,就越有可能阻止最恶劣情景成为现实,"达顿总结道。

本研究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项目编号:1155495、1159040、1934477、2035080、2202913)。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Karen Vyverberg, Andrea Dutton, Belinda Dechnik, Jody M. Webster, R. Lawrence Edwards, Dan Zwartz, Pu Zhang, Mathieu Pythoud, Robert M. DeConto.Episodic reef growth in the Last Interglacial driven by competing influence of polar ice sheets to sea level rise.Science Advances, 2025; 11 (24) DOI:10.1126/sciadv.adu3701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北前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