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天体名为ASKAP J1832-0911,每44分钟会发射持续两分钟的射电波和X射线脉冲。
这是首次在X射线波段探测到此类被称为长周期暂现源(LPTs)的天体。天文学家希望它能为了解天空中观测到的类似神秘信号源提供线索。
研究团队使用位于澳大利亚Wajarri Country、由澳大利亚国家科学机构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拥有并运营的ASKAP射电望远镜发现了ASKAP J1832-0911。他们将射电信号与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探测到的X射线脉冲进行关联分析,后者当时恰好在观测天空的同一区域。
"发现ASKAP J1832-0911正在发射X射线如同大海捞针,"论文第一作者、国际射电天文研究中心(ICRAR)科廷大学节点的王泽腾(Andy Wang)博士表示。
"ASKAP射电望远镜具有广阔的夜空视场,而钱德拉的观测范围仅为其一小部分。因此钱德拉能在同一时间观测到同片夜空区域实属幸运。"
长周期暂现源(LPTs)会发射间隔数分钟至数小时的射电脉冲,是相对较新的发现。自2022年ICRAR研究人员首次探测到以来,全球天文学家已发现十例长周期暂现源。
目前尚无明确理论能解释这些信号的成因,或其为何以如此漫长、规律且异常的间隔"开启"和"关闭"。
"这个天体与我们此前所见任何天体都不同,"王博士说。
"ASKAP J1832-0911可能是磁星(具有强磁场的死亡恒星核心),也可能是双星系统中的一对恒星,其中一颗为高度磁化的白矮星(演化末期的低质量恒星)。"
"然而即使这些理论也无法完全解释我们的观测结果。该发现可能预示着新型物理学或恒星演化新模型。"
通过X射线和射电波联合探测这类天体,或有助于天文学家发现更多样本并深化认知。
据共同作者、西班牙空间科学研究所(ICE-CSIC)和加泰罗尼亚空间研究所(IEEC)的Nanda Rea教授表示:"发现一个此类天体暗示着更多存在。其瞬态X射线辐射的发现为揭示其神秘本质开辟了新视角。"
"这项研究真正非凡之处在于展现了卓越的团队协作,汇聚了全球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研究者的互补性贡献,"她补充道。
该发现还有助于缩小天体类型的可能范围。由于X射线能量远高于射电波,任何理论必须同时解释两种辐射类型——鉴于其本质仍是宇宙谜团,这提供了宝贵线索。
论文《明亮长周期射电暂现源的X射线辐射探测》已发表于《自然》期刊。
ASKAP J1832-0911位于银河系内,距地球约1.5万光年。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Radio Astronomy Research.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2025-08-03
2025-08-03
2025-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