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时空

盖亚卫星发现奇特恒星家族渴望离开家园

本站发布时间:2025-08-03 07:14:10
注:部分名称可能翻译不全,如有问题可联系15163559288@163.com

银河系中的恒星往往以家族形式诞生,相似的恒星大致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形成。随后,当这些恒星准备好飞出巢穴时,便会进入更广阔的星系。虽然较小的群体可能完全消散,但来自大家族的恒星兄弟通常运动模式相似,且主要在宇宙中结伴而行。

通过盖亚望远镜,我们已观测到众多恒星家族。我们发现了跨越银河系延伸数十亿年仍保持完整的恒星链,绘制了缠绕交织形成银河系最古老结构的远古恒星流,并拼凑出我们宇宙家园的恒星"全家福"。通过研究恒星家族,我们不仅能拼凑出恒星自身的特征和行为,还能了解银河系整体的演化历程。

独一无二的家族

利用盖亚数据,科学家们近期发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恒星家族:由1000多颗行为异常的年轻恒星组成的庞大族群。尽管规模巨大,这个被命名为"俄斐昂"(Ophion)的家族将在创纪录时间内完全消散,仅留下空荡的星巢。

美国西华盛顿大学(WWU)的迪伦·休森(Dylan Huson)是该发现论文的主要作者,他指出:"俄斐昂家族中的恒星注定将以完全随机、无协调的方式冲入银河系,这与我们对如此庞大星族的预期相去甚远。更重要的是,这种扩散发生在远低于此类大家族通常所需的时间内。这是我们前所未见的特殊恒星家族。"

新型模型

为寻找俄斐昂,迪伦与同事开发了新模型,用以探索盖亚望远镜庞大无匹的光谱数据库,深入研究太阳系附近较年轻的低质量恒星。他们将这个名为Gaia Net的模型应用于盖亚第三次数据发布中数亿条恒星光谱数据。通过将搜索范围缩小到年龄低于2000万年的"年轻"恒星,俄斐昂家族由此显现。

 

欧空局盖亚项目科学家约翰内斯·萨尔曼(Johannes Sahlmann)补充道:"这是首次能运用此类模型研究年轻恒星,因为实现该目标需要海量且高质量的光谱观测数据。能同时可靠测量大量年轻恒星的参数仍是相当新颖的技术,这种批量观测正是盖亚望远镜真正史无前例的成就之一。"

"另一项成就在于盖亚任务通过其开放数据政策,为跨学科合作研究创造了新机遇。俄斐昂发现团队的数名成员是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利用盖亚数据创新研发的新方法,如今正为研究银河系恒星提供全新视角。"

谜题待解

核心疑问依然存在:为何俄斐昂的行为如此反常?

科学家们探讨了多种可能性。该星族位于约650光年外,邻近其他年轻恒星的巨量聚集区;这些庞大邻居内部的能量爆发及其相互间的作用力,可能在漫长岁月里影响了俄斐昂。

还有迹象表明该区域曾发生过恒星爆炸。这些超新星爆发可能清除了俄斐昂周围的物质,导致其成员星的运动速度和紊乱程度远甚以往。

 

美国北佛罗里达大学的合著者玛丽娜·孔克尔(Marina Kounkel)表示:"我们尚未确切知晓这个恒星家族遭遇了什么才导致如此行为,毕竟从未发现过类似案例。这是个未解之谜。"

"令人振奋的是,这改变了我们对星群及其搜寻方式的认知。传统方法通过聚类运动相似的恒星来识别家族,但俄斐昂会从这种筛选中漏网。若非盖亚提供海量高质量数据集,以及我们如今可用于深挖数据的新模型,我们可能在恒星拼图中缺失了关键部分。"

历经十余年的巡天测绘,盖亚望远镜已于三月停止观测。这标志着航天器任务的终结——但科学探索才刚启程。预计未来数年将有更多发现,伴随着盖亚迄今最大规模的数据发布(第四次数据发布计划于2026年底,盖亚遗产数据发布不早于2030年底)。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European Space Agency.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Dylan Huson, Indiana Cowan, Logan Sizemore, Marina Kounkel, Brian Hutchinson.Gaia Net: Toward Robust Spectroscopic Parameters of Stars of all Evolutionary Stages.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25; 984 (1): 58 DOI:10.3847/1538-4357/adc2fa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北前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