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信息科技

:理解人类与AI关系的新视角

本站发布时间:2025-08-02 15:12:43
注:部分名称可能翻译不全,如有问题可联系15163559288@163.com

人工智能(AI)在这个时代无处不在。因此,人机交互变得更加频繁和复杂,预计这一趋势将很快加速。因此,科学家们做出了显著努力,以更好地从信任和陪伴角度理解人机关系。然而,这些人机互动也可能从依恋相关功能和经验的角度理解,这些传统上用于解释人际纽带。

在一项创新工作中,结合了两项试点研究和一项正式研究,一组来自日本早稻田大学的研究人员,包括文学艺术与科学学院的研究助理杨帆和大塩晶教授,利用依恋理论来检验人机关系。他们的发现最近于2025年5月9日在期刊当代心理学在线发表。

杨先生解释了研究的动机。“作为依恋和社会心理学研究者,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对人们如何形成情感纽带感兴趣。近年来,生成式AI如ChatGPT变得越来越强大和智能,不仅提供信息支持,还提供安全感。这些特征类似于依恋理论描述的形成安全关系的基础。当人们开始与AI互动,不仅是为了解决问题或学习,也是为了情感支持和陪伴时,他们对AI的情感连接或安全感体验需要关注。这项研究是我们探索这种可能性的尝试。”

值得注意的是,该团队开发了一种新的自我报告量表,称为人机关系经验量表(EHARS),用于测量对AI的依恋相关倾向。他们发现,一些个体从AI寻求情感支持和指导,类似于他们与人互动的方式。近75%的参与者向AI寻求建议,而约39%的人认为AI是一个恒定的、可靠的存在。

这项研究区分了人类对AI依恋的两个维度:焦虑和回避。对AI有高依恋焦虑的个体需要情感保证,并担心收到AI的不充分回应。相比之下,对AI的高依恋回避以对亲近的不适和因此偏好与AI保持情感距离为特征。

然而,这些发现并不意味着人类目前正在形成对AI的真正情感依恋。相反,研究表明,用于人际关系的心理框架也可能适用于人机交互。当前结果可以为AI伴侣和心理健康支持工具的伦理设计提供依据。例如,用于孤独干预或治疗应用的AI聊天机器人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情感需求定制,为高依恋焦虑用户提供更多同理心回应,或为回避倾向用户保持尊重的距离。结果还表明,在模拟情感关系的AI系统(如浪漫AI应用或护理机器人)中需要透明度,以防止情感过度依赖或操纵。

此外,提出的EHARS量表可被开发者或心理学家用于评估人们在情感上如何与AI相关,并相应地调整AI互动策略。

“随着AI日益融入日常生活,人们可能开始从AI系统寻求不仅是信息,还有情感支持。我们的研究突出了这些互动背后的心理动态,并提供了评估对AI情感倾向的工具。最后,它促进了社会层面上人类如何与技术连接的理解,帮助指导优先心理健康的政策和设计实践,”杨先生总结道。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Waseda University.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Fan Yang, Atsushi Oshio.Using attachment theory to conceptualize and measure the experiences in human-AI relationships.Current Psychology, 2025; DOI:10.1007/s12144-025-07917-6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北前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