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使用元光学设备进行热成像的新技术。这种方法提供了有关成像物体的更丰富信息,这可能会扩大热成像在自主导航、安全、热成像、医学成像和遥感等领域的应用。
“我们的方法克服了传统光谱热成像仪的挑战,由于它们依赖于大型滤光轮或干涉仪,传统光谱热成像仪通常体积庞大且精密,”来自普渡大学的研究团队负责人祖宾·雅各布说。“我们结合了元光学设备和尖端的计算成像算法,创建了一个既紧凑又坚固的系统,同时还具有大视野。”
在…里光学在Optica Publishing Group的高影响力研究杂志上,作者描述了他们的新光谱偏振分解系统,该系统使用一堆旋转的超表面将热光分解为光谱和偏振成分。这使得成像系统除了利用传统热成像获得的强度信息之外,还能够捕获热辐射的光谱和偏振细节。
研究人员表明,新系统可以与商用热感相机一起使用,成功地对各种材料进行分类,这对传统热感相机来说通常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该方法能够根据光谱偏振特征区分温度变化和识别材料,有助于提高包括自主导航在内的各种应用的安全性和效率。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普渡大学博士后研究员薛稷·王说:“传统的自主导航方法严重依赖RGB相机,这些相机在弱光或恶劣天气等具有挑战性的条件下难以工作。”“当与热辅助检测和测距技术集成时,我们的光谱偏振热像仪可以在这些困难的情况下提供重要信息,提供比RGB或传统热像仪更清晰的图像。一旦我们实现实时视频拍摄,该技术可能会大大增强场景感知和整体安全性。”
用更小的成像仪做更多事情
长波红外光谱偏振成像对于夜视、机器视觉、微量气体传感和热成像等应用至关重要。然而,今天的光谱偏振长波红外成像仪体积庞大,光谱分辨率和视野有限。
为了克服这些限制,研究人员转向大面积超表面-超薄结构表面,可以以复杂的方式操纵光。在设计了具有定制红外响应的旋转色散元表面后,他们开发了一种制造工艺,允许这些元表面用于创建适合成像应用的大面积(直径2.5厘米)旋转设备。最终的旋转堆栈尺寸小于10 x 10 x 10厘米,可以与传统的红外相机一起使用。
“将这些大面积元光学器件与计算成像算法相结合,有助于热辐射光谱的有效重建,”王说。“这使得光谱偏振热成像系统比以前更紧凑、更强大、更有效。”
用热成像对材料进行分类
为了评估他们的新系统,研究人员使用各种材料和微结构拼出了“Purdue”,每种材料和微结构都具有独特的光谱偏振特性。利用该系统获得的光谱偏振信息,他们准确地区分了不同的材料和物体。他们还证明了与传统热成像方法相比,材料分类精度提高了三倍,突出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和多功能性。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新方法可能对需要详细热成像的应用特别有用。“例如,在安全方面,它可以通过检测人们身上隐藏的物品或物质来彻底改变机场系统,”王说。“此外,其紧凑而坚固的设计增强了其对各种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使其特别有利于自主导航等应用。”
除了努力实现该系统的视频捕捉,研究人员还试图提高该技术的光谱分辨率、传输效率以及图像捕捉和处理的速度。他们还计划改进超曲面设计,以实现更复杂的光操纵,从而获得更高的光谱分辨率。此外,他们希望将该方法扩展到室温成像,因为元表面堆栈的使用将该方法限制在高温物体上。他们计划使用改进的材料、超表面设计和抗反射涂层等技术来实现这一目标。
2024-01-20
2024-01-20
2024-01-20
2024-01-20
2024-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