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医药卫生

进口海鲜携带致命性黏菌素耐药基因:虾类中发现超级细菌

本站发布时间:2025-07-01 13:49:50
注:部分名称可能翻译不全,如有问题可联系15163559288@163.com
  • 2016年,研究人员发现黏菌素耐药性可在微生物间水平传播。
  • 研究人员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场采购的进口海鲜中分离出携带黏菌素耐药性的基因。
  • 研究结果表明进口海鲜可能促进可传播性黏菌素耐药性的扩散。

黏菌素是一种强效的最后手段抗生素,仅用于治疗对其他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危及生命的严重细菌感染患者。但它并非万无一失。全球范围内,黏菌素耐药性正在蔓延,进一步限制了治疗选择,增加了感染者的高危风险。

佐治亚大学研究人员近期发现黏菌素耐药基因的传播途径:进口海鲜。在一项新研究中,微生物学家伊斯特·卡塞姆博士及其团队首次报告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周边8个食品市场采购的进口虾和扇贝内分离出黏菌素耐药基因。卡塞姆将于本周在洛杉矶举行的美国微生物学会年会"ASM Microbe 2025"上展示该研究成果,相关论文将发表于美国微生物学会期刊《mSphere》

卡塞姆表示:"我们喜爱海鲜。"他指出许多人并不了解美国消费的海鲜大部分依赖进口,其中约90%的虾源自进口。进口海鲜虽经过污染物筛查,但该流程无法检测所有物质,尤其无法全面覆盖抗菌素耐药基因。"携带黏菌素耐药基因的细菌通常不在常规筛查范围内。"卡塞姆团队还发现部分耐药基因由质粒携带——这些环状遗传物质可在细菌间传播。

全球每年有数十万人死于抗菌素耐药性感染,该问题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威胁。黏菌素于1950年代首次应用于治疗致病性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但对患者造成严重负担,包括增加神经和肾脏损伤风险。美国于1980年代停用该药物。然而卡塞姆指出,其他国家持续在农业领域使用黏菌素,既用于治疗感染,也用于促进动物生长。由于黏菌素是治疗特定细菌感染的少数可用选择之一,最终被重新引入人类医疗领域。世界卫生组织将黏菌素列为高度优先关键抗生素,这意味着它是治疗严重人类感染的重要选择。

2016年,研究人员发现可移动黏菌素耐药基因(mcr),其"可移动性"源于它可通过细菌间传递的质粒实现水平传播。卡塞姆表示,此前学界认为黏菌素耐药性属于垂直遗传而非水平传播,"这意味着它无法在不同细菌间跃迁"。

目前研究者已鉴定至少10种mcr基因及其众多等位基因(变异体)。研究抗菌素耐药性20年的卡塞姆推测,该耐药性可能通过食品进出口传播。

"我们的食物原料来自不同地区,"他解释道,"今日午餐的餐盘可能包含来自6、7、8个国家的食材。部分国家对食用动物生产中抗生素使用缺乏严格监管,因此进口食品可能成为耐药性传播载体。"其团队早期研究发现佐治亚州废水样本中存在mcr基因,并锁定携带该基因质粒的细菌宿主。他指出该宿主通常不在美国进口食品筛查范围内。后续研究显示,其他地区质粒中也存在mcr基因。

在筛查佐治亚州市场采购的海鲜时,他们发现与废水中完全相同的细菌宿主、质粒及基因。卡塞姆表示:"积极信号是我们未在本地产海鲜中发现该耐药性。"

他警示道,该研究仅确定了黏菌素耐药性的一种传播源,但可能存在其他传播途径且正在扩散。"我们生活在高度互联的世界,"他强调,"人类频繁流动迁徙,食物全球流通,新出现的耐药性必将跨境传播。因此必须投资监测体系,扩大协作规模,尤其在抗菌素耐药性问题上建立全球层面的合作机制。"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北前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