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出现的雌激素缺乏可能通过一种称为绝经期泌尿生殖综合征(GSM)的病症降低预期寿命并损害生活质量。2014年,GSM被定义为与雌激素和性类固醇水平降低相关的一系列症状及体征。该综合征包括生殖器、性功能和泌尿系统症状——所有这些都可能影响40至70岁女性的性活动频率。
在这项涉及900多名40至79岁女性的新研究中,研究者试图探讨性活动规律性与外阴阴道相关更年期症状之间的关联。外阴指女性外生殖器,阴道则属于体内解剖结构。更年期常见问题包括瘙痒、灼痛、疼痛、润滑减少和皮肤外观改变。
过去3个月内进行性活动被定义为规律性活动,而过去一年内(但未在过去3个月)进行性活动则被视为较低频率性活动。不出所料,研究人员证实随着女性年龄增长,保持规律性活动的比例显著下降,这与女性性功能指数(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中关于性欲、性唤起和润滑功能的评分也随年龄显著降低的结果一致。该指数包含六个维度下的19项女性性功能评估条目。值得注意的是,性高潮和满意度评分并未随年龄变化。
基于研究结果,研究者确认部分性功能和症状虽随年龄变化,但在保持规律性活动的女性中可能得以维持。研究还显示,保持规律性活动的女性群体中GSM相关症状发生率较低。
该研究成果发表题为《规律性活动与性功能及绝经期泌尿生殖综合征相关症状关联性的横断面研究》。
"这些发现凸显了诊断和治疗GSM的重要性。仅有2.9%的研究参与者报告正在使用激素治疗。局部低剂量阴道雌激素治疗对缓解导致性交疼痛和性回避的外阴阴道症状具有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的特点。虽然最佳性健康是整体健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些症状对非活跃性生活女性产生的影响。只要有症状存在,无论是否进行性活动都应给予治疗。临床实践中应常规应用局部低剂量雌激素治疗方案。"更年期协会医疗副主任莫妮卡·克里斯马斯博士表示。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The Menopause Society.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