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大利亚大学研究人员首次在当地针具交换项目的公共回收箱中,对废弃注射器具、塑料袋、小瓶和过滤器进行采样检测时,发现了硝氮烯类物质的痕迹。这项开创性研究在南澳州尚属首次。
研究成果于7月31日发表在《药物与酒精评论》期刊。
通过高灵敏度化学分析,研究人员在300份样本中检测到5%含有硝氮烯类物质,这些物质主要与海洛因混合存在,且绝大多数发现于注射器中。
2020至2024年间,硝氮烯类物质在澳大利亚导致32例用药过量死亡案例,其中84%的用药者并不知晓自己摄入的毒品中含有这种合成阿片类药物。该物质正越来越多地被混入芬太尼和海洛因等非法毒品中,造成极高的用药过量风险,往往导致致命后果。
首席研究员、南澳大学副教授科布斯·格伯指出:"硝氮烯是当前流通中最强效的合成阿片类药物之一,某些品种的效力甚至超过比海洛因强50倍的芬太尼。"
他表示:"这些物质在极微量时即可致命,且常与其他毒品混合,使得通过传统手段进行检测和监测变得异常困难。"
研究识别出数种不同的硝氮烯类化合物,其中部分与未获人类使用批准的兽用镇静剂甲苯噻嗪混合存在。
"这种情况尤其令人担忧,"格伯副教授强调,"因为甲苯噻嗪会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包括坏死性皮肤损伤、长时间镇静和抑郁。"
"在同一样本中同时发现硝氮烯和甲苯噻嗪是个危险信号,这与我们在海外特别是美国观察到的情况如出一辙,这类药物组合正在当地引发用药过量死亡浪潮和复杂的临床表现。"
在澳大利亚与硝氮烯相关的急诊案例中,仅不到五分之一是知情使用者,多数人误以为自己摄入的是海洛因、甲基苯丙胺或其他常见毒品。
合著者、南澳大学研究员艾玛·凯勒博士表示:"意外接触是主要风险。"
"当毒品被硝氮烯污染时,安全边际会急剧缩小。标准剂量可能致命,尤其对那些不清楚毒品成分或未携带纳洛酮(可快速逆转阿片类药物过量效应)的用药者而言。"
南澳州检测到这些物质之际,社会正日益呼吁扩大毒品检测服务,包括使用硝氮烯专用检测试纸和发布公共卫生预警。
格伯副教授指出,对使用过的吸毒器具进行化学检测是一种非侵入性且有效的方法,可识别毒品供应中的新兴威胁。
"此类数据能向卫生机构、治疗服务和同伴网络触发快速预警,使吸毒者能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虽然废水分析也被用于检测社区中的非法药物,但由于吸毒行为的偶发性,仍需化学检测等其他监测手段。
共同参与研究的南澳州毒品与酒精服务机构已将研究成果分享给社区咨询小组、医疗保健提供者和州预警系统网络。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Emma L. Keller, Brock Peake, Bradley S. Simpson, Marie Longo, Stephen Trobbiani, Jason M. White, Cobus Gerber.Searching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 Chemical Analysis Reveals Nitazenes Found in Drug Paraphernalia Residues.Drug and Alcohol Review, 2025; DOI:10.1111/dar.70010
2025-08-17
2025-08-17
2025-08-17
2025-08-17
2025-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