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美国超过66,000个普查区的人口数据(包括预期寿命),并根据与水域的邻近程度进行了比较。他们的研究在线发表于《环境研究》期刊。
对于居住在距离海洋或海湾约30英里范围内的人群,预期寿命较长与水域的关联性十分明确。但居住在城市环境中且靠近面积大于4平方英里的内陆水域的人群,情况则恰恰相反。研究还表明,居住在水域附近的农村居民可能也会获得一定的寿命优势。
首席研究员吴建永(Jamie Wu)表示:"总体而言,沿海居民预期寿命比79岁的平均寿命长一年或更久,而居住在靠近内陆河流湖泊的较城市化区域的人群预期寿命约为78岁。沿海居民寿命更长可能归因于多种相互交织的因素。"
分析表明,与内陆居民相比,沿海居民更温和的气候条件、更优质的空气质量、更丰富的休闲活动机会、更完善的交通系统、更低的干旱风险以及更高的收入水平,都可能是其拥有更佳生存前景的促进因素。
参与该研究的博士后研究员曹艳妮(Yanni Cao)指出:"另一方面,污染、贫困、缺乏安全的体育活动场所以及更高的洪水风险,可能是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
研究人员发现最关键的差异在于:与内陆水域区域相比,沿海区域经历的高温天数更少,极端最高温度也更低。
先前研究发现,临水居住与更佳健康指标存在关联,包括更高水平的身体活动度、更低的肥胖率和改善的心脏健康状况。吴建永表示,这促使他思考"蓝色空间"居住环境是否可能与长寿存在联系,以及这种关联如何因人们所居住的社区类型而异。
俄亥俄州立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科学助理教授吴建永说:"我们曾认为任何类型的'蓝色空间'都可能产生有益效应,但惊讶地发现沿海水域与内陆水域居民的寿命差异如此显著且明确。"
"我们发现了一个明显差异——沿海地区居民寿命更长,"吴建永补充道,并指出该研究是首个在美国全面系统考察各类"蓝色空间"与长寿关系的项目。
曹艳妮表示,她尤其关注这些数据如何揭示美国与其他富裕国家预期寿命趋势的差异。过去几年中,美国的预期寿命下降幅度更大,回升速度却慢于同类国家。
"很可能是包括复杂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导致了健康不平等,这些因素在我们观察到的差异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她解释道。
公共卫生专业研究生里娅·马丁斯(Ria Martins)也是该研究的合著者。
Story Source:
Materials provided byOhio State University.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Yanni Cao, Ria Martins, Jianyong Wu.Unveiling complexity in blue spaces and life expectancy.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25; 281: 121981 DOI:10.1016/j.envres.2025.121981
2025-08-31
2025-08-31
2025-08-31
2025-08-31
2025-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