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项研究中,敏感性被定义为一种人格特质,反映了人们感知和处理环境刺激(如强光、环境的细微变化及他人情绪)的能力。该研究表明理解个体的敏感性水平至关重要且具有治疗意义——这一点在心理健康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常被忽视,因其往往聚焦于神经质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联。
例如,具有较高敏感性特质的人群可能更易受益于包含应用性放松疗法和正念技术等干预措施的治疗方案,这些技术同时能预防复发。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心理治疗师兼博士生汤姆·法尔肯斯坦表示:"这是迄今为止关于青少年与成人敏感性及心理健康最全面的系统综述,也是该领域首个通过元分析量化其影响的研究。我们发现敏感性与抑郁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场所恐惧症及回避型人格障碍等多种心理健康问题存在中度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临床实践应更多考量敏感性特质,这有助于提升相关病症的诊断准确性。"
"此外,我们的发现可优化针对敏感人群的治疗方案。约31%的普通人群属于高敏感体质,正如研究显示,他们对某些心理干预措施的反应优于低敏感人群。因此在制定心理健康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敏感性特质。我们的工作证明,提高心理健康从业者对敏感性的认知至关重要,这有助于临床工作者识别患者特质并据此定制治疗方案。"
萨里大学发展心理学教授、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客座教授迈克尔·普鲁斯强调:
"这项首次通过元分析提供确凿证据表明,高敏感人群更易出现常见心理健康问题。但需谨记,高敏感人群对积极体验(包括心理治疗)同样具有更强反应性。我们的结果进一步证实:敏感人群更易受正负双向经历影响,其环境质量对其幸福感尤为关键。"
这项涵盖33项研究的系统综述与元分析由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萨里大学等多所高校组成的学术团队完成。
作者包括:汤姆·法尔肯斯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卢克·萨托里(伦敦国王学院)、玛格丽塔·马兰基尼(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克里斯汀·哈德菲尔德(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及迈克尔·普鲁斯(萨里大学)。
Story Source:
Materials provided by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Tom Falkenstein, Luke Sartori, Margherita Malanchini, Kristin Hadfield, Michael Plues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and Common Mental-Health Problems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25; DOI:10.1177/21677026251348428
2025-08-31
2025-08-31
2025-08-31
2025-08-31
2025-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