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考古学

揭秘日本古老的颅骨改造实践:种子岛广田人的案例

本站发布时间:2024-01-20 13:53:14
注:部分名称可能翻译不全,如有问题可联系15163559288@163.com

来自九州大学和蒙大拿大学的生物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团队在我们对有意颅骨改造实践的理解上取得了新的突破,这种做法在世界各地许多古代文明中都有发现。

研究小组在《PLOS ONE》上发表文章称,公元3世纪至7世纪左右生活在日本瑞典岛的广田人种子也参与了这种行为。此外,研究发现性别之间的债务骨改造没有显着差异,这表明男性和女性都进行了意识的颅骨改造。

颅骨改造是身体改造的一种形式,通常在很小的时候,人的头部就受到挤压或束缚,使头骨永久性变形。这种行为早于有文字记录的历史,研究人员推测,这种情况行为是为了表明群体归属展示或社会地位。

“在日本,长久以来与颅骨变形有关的一个地点是日本鹿儿岛县种子岛的广田遗址。这是弥生时代末期居住在那里的广田人的坟墓大型地,大约从公元3世纪到古坟再次时代,即公元5世纪和7世纪之间。”领导这项研究的九州大学社会文化研究学院的Noriko Seguchi解释道。“该遗址于1957年至1959年以及2005年至2006年期间被挖掘。从最初的挖掘开始,我们发现了颅骨变形的遗骸,其特征是头短、颅骨后部浅薄,特别是枕骨和顶骨后部。骨头。

然而,虽然该网站提供了研究这一现象的理想机会,但目前尚不清楚这些颅骨改造是有意为之,还是仅仅是其他习惯的意外结果。

为了进行这项研究,研究小组采用了一种混合方法,利用 2D 图像来分析头骨轮廓的形状,并对其表面进行 3D 扫描。

该小组还比较了日本其他考古遗址的颅骨数据,例如山口县西部的土井滨弥生人,以及九州岛绳文人,他们是弥生人的狩猎采集者前身。

除了目视评估头骨形态外,研究小组还收集了所有这些数据,并对头骨之间的轮廓和形状进行了静态分析。

“我们的结果揭示了广田个体与九州岛绳文和土伊滨弥生样本之间不同的颅骨形态和显着的统计变异性,”Seguchi 继续说道。

“以枕骨变化为特征的颅骨后部扁平化的存在,以及将骨头连接在一起的颅骨部分的凹陷,特别是矢状缝和人字缝,强烈表明是有意进行的颅骨改造。”

这种做法背后的动机尚不清楚,但研究人员推测,广田人使他们的头骨变形是为了保持群体身份,并可能促进贝类的长途贸易,这一点得到了现场发现的考古证据的支持。

“我们的发现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古代社会有意颅骨改造实践的理解,”Seguchi 总结道。“我们希望对该地区的进一步调查能够为这种做法在东亚和世界的社会和文化意义提供更多的见解。

来源:Kyushu University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北前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