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骨骼出土于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角斗士墓地之一——德莱菲尔德露台。2010年,研究人员在此宣布对82具体格健壮的年轻男性骨骼进行了考古检验。
当时专家根据牙釉质分析指出,这些骨骼的主人来自罗马帝国世界各地的众多行省。墓地中还发现了异常丧葬仪式的证据,以及符合角斗特征的死亡痕迹,例如个体因训练而格外强壮的身体结构,以及与暴力相关的高频率愈合伤。
约克大学考古系骨考古学讲师、专攻人类遗骸挖掘分析与报告的约克骨考古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马林·霍尔斯表示:"咬痕很可能是狮子造成的,这证实了埋葬在该墓地的骨骼属于角斗士而非最初认为的士兵或奴隶。这代表了罗马世界首次通过骨学确认人类在战斗或娱乐场景中与大型食肉动物的互动。"
这是自2004年研究工作启动以来的最终证据。当时在这座拥有1800年历史的罗马墓地——沿通往塔德卡斯特的罗马大道——首次发掘出骨骼遗骸。
爱尔兰梅努斯大学的蒂姆·汤普森教授说:"多年来,我们对罗马角斗表演和动物竞技的理解主要依赖历史文献和艺术描绘。此发现首次为此类事件在该时期的存在提供了直接物理证据,重塑了我们对该地区罗马娱乐文化的认知。"
这具26至35岁男性的骨骼与其他两人合葬于墓穴中,上方覆盖着马骨。生前他似乎存在脊椎问题(可能由背部过度负重引起)、肺部及大腿炎症,以及幼年营养不良(后已康复)。
狮子咬伤(通过与动物园狮子咬痕样本对比确认)未愈合,因此很可能是其致死原因。据信该个体死后被斩首——这在罗马时期是部分人群的仪式,但具体原因仍不明确。
骨骼分析表明其身份应为斗兽士(Bestarius),一种由志愿者或奴隶担任的角斗士角色。
马林指出:"这是项极其振奋的发现,现在我们能更清晰地构建这些角斗士生前的形象。同时也证实了约克等城市竞技场中存在大型猫科动物(可能还有其他异域动物),以及它们如何必须抵御死亡威胁。"
"我们常想象这些搏斗发生在罗马斗兽场的宏伟环境中,但最新发现表明这类体育赛事的辐射范围远超罗马核心疆域中心。罗马时期的约克可能存在圆形剧场,但尚未被发现。"
约克的角斗竞技活动似乎持续至公元四世纪晚期,这可能缘于许多高级将领和政要(包括公元306年在此自封皇帝的君士坦丁)曾在此任职。
约克城聚集的罗马显贵意味着他们需要奢华社交生活,因此出现角斗赛事及其大型墓地并不意外。但有趣的是,这些场地不仅存在野猪和鹿等动物,更证实了狮子这般大型猛兽的存在。
角斗士所有者不愿其死亡——他们是昂贵的'运动员'(与今日足球运动员颇为相似),主人期望其获胜并再次出战。若角斗士身亡,常会获得陪葬品以供来世使用,德莱菲尔德露台部分墓穴正体现了这点。
约克考古学CEO戴维·詹宁斯表示:"这项最新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对该个体生死的非凡洞见,并补充了此前及正在进行的、针对该罗马墓地部分埋葬者起源的基因组研究。"
"我们或许永远无从知晓此人为何踏入竞技场(据信他可能为取悦他人而战),但值得瞩目的是,此类角斗的首例骨考古证据竟发现于远离罗马斗兽场之地——后者堪称古典世界的'温布利竞技场'。"
位于圣救世主门的考古探险馆(DIG)将展出该骨骼作为罗马主题展览的一部分,展览包含角斗士面部复原模型。
此项发表于《PLoS One》科学医学期刊的研究,由约克大学、梅努斯大学、克兰菲尔德大学、杜伦大学、伦敦国王学院、约克考古学及约克骨考古有限公司合作完成。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University of York.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Thompson TJU, Errickson D, McDonnell C, Holst M, Caffell A, Pearce J, et al.Unique osteological evidence for human-animal gladiatorial combat in Roman Britain.PLoS ONE, 2025 DOI:10.1371/journal.pone.0319847
2025-08-03
2025-08-03
2025-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