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发表于《自然-生态学与演化》期刊的一项研究中,伯明翰大学和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新型地理分析方法,揭示了祖龙形类——这些远古爬行动物——在经历地球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气候事件(二叠纪末期大灭绝)后的扩散路径。
最早的祖龙形类动物体型近似现代爬行动物,比常见恐龙小数十倍。先前理论认为,在三叠纪初期极端高温的热带"死亡区"环境下,它们仅能在特定区域存活。
通过开发基于古地貌重建和演化树的新型建模技术,研究团队揭示了这些爬行动物在三叠纪时期的全球迁徙线索。彼时刚经历的大灭绝事件导致超半数陆生动物及81%海洋生物消亡。
幸存大灭绝的祖龙形类在三叠纪时期崛起为地球生态系统主导力量,最终演化出恐龙。研究团队指出,其后期成功部分源于穿越热带死亡区、迁徙长达10,000英里获取新生境的能力。
论文通讯作者、伯明翰大学约瑟夫·弗兰纳里-萨瑟兰博士表示:
"在地球史上最严峻的气候事件中——其物种灭绝规模空前绝后——生命依然存续。祖龙形类群体成功渡过危机,并在三叠纪时期成为塑造后世生命形态的主力。"
"化石记录的断层愈发揭示着这些爬行动物的隐藏历史。借助建模系统,我们得以还原断层期内祖龙形类的动态及其在远古世界的扩散轨迹。该方法被命名为TARDIS(时空导向的地形与路径),因其解析了时空维度上的地形与迁徙路线。"
"研究表明这些爬行动物对盘古大陆热带死亡区的极端气候具有极强耐受力,能穿越地狱般环境抵达世界另一端。这种在恶劣热带环境生存的能力,可能成为它们统治三叠纪世界的关键优势。"
"生命演化常受环境制约,"研究资深作者、布里斯托大学迈克尔·本顿教授指出,"但将有限的古地貌认知与灭绝生物生态知识相整合极具挑战。通过结合化石记录、古地图重建及演化树分析,我们开创了突破困境的新路径。"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University of Birmingham.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Joseph T. Flannery-Sutherland, Armin Elsler, Alexander Farnsworth, Daniel J. Lunt, Michael J. Benton.Landscape-explicit phylogeography illuminates the ecographic radiation of early archosauromorph reptiles.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2025; DOI:10.1038/s41559-025-02739-y
2025-06-23
2025-06-23
2025-06-23
2025-06-23
202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