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考古学

改写中美洲历史的玛雅王陵墓内部

本站发布时间:2025-08-03 16:34:06
注:部分名称可能翻译不全,如有问题可联系15163559288@163.com

该发现是在伯利兹和玛雅低地最大的玛雅考古遗址卡拉科尔(Caracol)进行四十多年工作中找到的第一座可辨认的统治者陵墓。

公元331年登基的特卡布查克(Te K'ab Chaak)被安葬在王室神殿底部,随葬品包括十一件陶器、雕刻的骨管、硬玉首饰、一件镶嵌硬玉面具、太平洋刺牡蛎贝壳以及其他易腐材料。墓室中的陶器描绘了一位玛雅统治者手持长矛接受呈神祇形态的祈求者献祭的场景。另一件容器描绘了玛雅商人之神埃克楚瓦(Ek Chuah)的形象,周围环绕着祭品。其中四件陶器描绘了被捆绑的俘虏(类似陶器也出现在两座相关墓葬中)。两件容器配有盖子,盖上有浣熊(pisote)头部造型的把手。浣熊在玛雅语中称为“tz'uutz'”,被后来的卡拉科尔统治者用作其名字的一部分。

由休斯顿大学的阿尔伦·F·蔡斯(Arlen F. Chase)和黛安·Z·蔡斯(Diane Z. Chase)夫妇领导的团队在卡拉科尔进行发掘已超过40年;本次田野季是与伯利兹考古研究所合作进行的,并得到了阿尔法伍德基金会(Alphawood Foundation)、休斯顿大学、杰拉尔丁和埃默里福特基金会(Geraldine and Emory Ford Foundation)以及KHR家族基金(KHR Family Fund)的支持。

蔡斯夫妇估计,这位统治者下葬时年事已高,身高约5英尺7英寸(约1.7米)。他当时已没有牙齿。

他们在卡拉科尔东北卫城(Northeast Acropolis)的调查表明,特卡布查克的陵墓是约公元350年左右三座主要墓葬中的第一座,该时期正处于与远在约1200公里外的墨西哥中部城市特奥蒂瓦坎(Teotihuacan)的早期接触阶段。到公元300年,特奥蒂瓦坎已成为一个在整个中美洲进行贸易的巨大城市。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困扰玛雅考古学家的一个问题是,玛雅地区是否由来自特奥蒂瓦坎的墨西哥人引入了一种新的政治秩序,”休斯顿大学考古学家、负责学术事务的高级副校长兼教务长黛安·Z·蔡斯说。“玛雅石刻纪念碑、象形文字日期、图像学以及考古数据都表明,在公元378年被称为‘entrada’(进入)事件之后,发生了广泛的泛中美洲联系。这一事件究竟是代表了真正的特奥蒂瓦坎人出现在玛雅地区,还是玛雅人使用了墨西哥中部的符号,目前仍在争论中。卡拉科尔的考古数据表明,情况要复杂得多。”

2010年发现的一个火葬堆位于卡拉科尔东北卫城广场的中心,其年代在特卡布查克下葬之后,经放射性碳分析测定为公元350年,其中包含来自墨西哥中部的文物。它包含三个个体的遗骸,以及两把大刀、六个投矛器尖(atlatl points)和十五片来自墨西哥帕丘卡(Pachuca,特奥蒂瓦坎以北)的原始绿色曜石刀片;几件陶器也可能来自墨西哥中部。此外,火葬堆中还包括一个雕刻的投矛器(atlatl)投射尖头,这对玛雅人来说是非典型的,但对特奥蒂瓦坎战士来说却是典型的。

 

火葬本身及其安置在居住区广场中心的做法,也更符合特奥蒂瓦坎高阶人士的典型做法,与标准的玛雅埋葬习俗不符。根据该火葬堆中的其他陶器判断,主要个体很可能是一位采纳了墨西哥中部仪式的卡拉科尔王室成员。此人甚至可能是一位曾在特奥蒂瓦坎生活并返回卡拉科尔的玛雅王室使节。

第三座墓葬——一位女性的墓穴,同样覆盖着赤铁矿粉,包含四件陶器、一条刺牡蛎贝壳项链、镜子碎片和两个太平洋刺牡蛎贝壳——于2009年在同一居住群的北部建筑中发现,年代相近。

安葬在卡拉科尔东北卫城的三座墓葬年代都集中在公元350年,比先前公认的特奥蒂瓦坎出现在玛雅地区的时间至少早了一代。它们表明,早在玛雅纪念碑上记录特奥蒂瓦坎进入事件之前,早期的玛雅统治者就已完全融入了整个中美洲范围内的接触网络。

“墨西哥中部和玛雅地区显然都了解彼此的仪式习俗,正如卡拉科尔火葬堆所反映的那样,”休斯顿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教授兼系主任阿尔伦·F·蔡斯说。“这两个地区之间的联系是由社会最高层进行的,这表明玛雅各城邦的早期国王——例如卡拉科尔的特卡布查克——都与特奥蒂瓦坎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由特卡布查克建立的王室王朝在卡拉科尔延续了超过460年。

蔡斯夫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新大陆的古代民族是旅行者。如今从特奥蒂瓦坎开车到卡拉科尔需要23小时以上。单程步行时间估计约为153天。

对墓室内容物的研究仍在继续,包括重建硬玉死亡面具以及对骨骼材料进行古DNA和稳定同位素分析。蔡斯夫妇将于2025年8月在圣菲研究所(新墨西哥州)玛雅工作组主办的关于玛雅-特奥蒂瓦坎互动的会议上介绍2025年卡拉科尔田野季的成果。

 

关于蔡斯夫妇

黛安和阿尔伦·蔡斯自1975年结婚,是世界上最富影响力的玛雅考古学家中的两位,也是最重要的古代玛雅城市之一卡拉科尔的顶级专家。

自1985年首次发掘以来,蔡斯夫妇因以下成就而闻名:

  • 描绘了卡拉科尔古代景观和人民的细致图景,包括认识到卡拉科尔是一座拥有先进城市规划、道路系统和市场的城市,拥有庞大的非精英人口,颠覆了严格的玛雅社会等级观念。1986年,他们发现了一段铭文,讲述了卡拉科尔在公元562年战胜蒂卡尔(Tikal)的军事胜利,推翻了蒂卡尔是古典期最强大城市的神话,并说明卡拉科尔是一个主要的军事和政治力量。

  • 使用机载激光雷达(LiDAR,光探测与测距)技术揭开了被茂密丛林掩盖数个世纪的结构,彻底改变了考古学家探索玛雅遗址的方式。他们从1980年代到2000年代的工作揭示了一个相互连接的道路网,证明卡拉科尔是一座庞大的、城市化的、一体化的城市。

  • 推翻了关于玛雅人的过时观念,同时提供了新的见解。他们的考古工作表明,古代玛雅社会由许多不同的社会阶层组成,这与更简单的两阶级模型相反。从1980年代到2000年,他们及其团队测绘了遍布卡拉科尔的众多堤道(或道路)和数千处梯田,以及在非精英地区发现的数百个水库,证明对玛雅人神圣的水资源并非如先前认为的那样由精英控制。蔡斯夫妇的儿子艾德里安·蔡斯(Adrian Chase)也是一位考古学家,他发现卡拉科尔拥有分散的水利系统,居住群拥有各自的取水途径。他目前正在研究卡拉科尔的城市结构及其治理方式随时间的变化。

蔡斯夫妇将于8月在圣菲研究所详细介绍该陵墓及卡拉科尔的其他发现。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University of Houston.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北前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