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考古学

该团队尝试像石器时代人类那样横渡140英里凶险海洋——最终成功完成!

本站发布时间:2025-08-03 16:55:36
注:部分名称可能翻译不全,如有问题可联系15163559288@163.com
text">

现代人类最早在东亚迁徙和定居的时间与地点已相对明确。然而,这些人群如何在险峻海域的岛屿间移动仍笼罩在神秘之中。在两项新研究中,由东京大学海部阳介教授领导的日本和台湾研究人员模拟了古人完成这些旅程所需的方法,并使用符合当时时代的工具制造独木舟,亲身完成了航行。

证据表明,约3万年前,人类在没有地图、金属工具或现代船只的情况下,从现今的台湾地区穿越海洋抵达了包括冲绳在内的日本南部诸岛。为探明此次航行的具体方式,海部领导的团队进行了多种模拟和实验(包括实物复原),以确定最可能的跨海路线。在两项新发表的论文中,一项采用数值模拟穿越全球最强洋流之一的黑潮。模拟显示,使用当时工具制造并具备相应技术的船只能够穿越黑潮。另一篇论文详述了真实船只的建造与测试过程,该团队成功驾驶此船在相距逾100公里的岛屿间完成划行。

"我们启动这个项目的初衷源于几个简单问题:'旧石器时代人类如何抵达冲绳等偏远岛屿?''他们的旅程有多艰难?''他们使用了何种工具和策略?'"海部表示,"遗骸和器物等考古证据无法呈现完整图景,因为海洋的特性会冲刷掉这些痕迹。因此我们转向实验考古学理念,类似挪威探险家托尔·海尔达尔1947年的'康提基号'远征。"

2019年,团队使用3万年前石器工具的复制品,以单棵日本柳杉树干制造了长7.5米的独木舟"杉目(Sugime)"。他们仅依靠太阳、星辰、涌浪和直觉,从台湾东部划行225公里(140英里)抵达琉球群岛(含冲绳)的与那国岛。在公海持续划行超过45小时期间,目标岛屿大多处于视野之外。数年后,团队仍在分析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并运用这些发现完善或检验关于该地区远古跨海航行各方面的模型。

"在该地区可能的旧石器时代航海工具中,独木舟是我们最后的备选方案。我们最初假设古人使用木筏,但经过系列实验发现木筏速度过慢无法穿越黑潮,且耐用性不足,"海部解释道,"现在我们知道这类独木舟兼具速度与耐久性足以完成航行,但这只是故事的一半。那些男女先驱者必定都是经验丰富的划船手,拥有有效策略和探索未知的坚定意志。我们认为返程是不可能的。若有地图且知晓黑潮流向,或可规划返航,但此类情况可能直到很久以后的历史时期才出现。"

为验证不同条件下此类航行的可能性,团队还利用先进海洋模型模拟了数百次虚拟航行。这些模拟在现代与古代海洋环境下,测试了不同出发点、季节和划行策略。

"我主攻海洋学,运用数值方法和粒子追踪技术研究鳗鱼鲑鱼洄游、火山喷发后的浮岩漂移及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的张玉琳(Yu-Lin Chang,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本研究其中一篇论文的第一作者)表示,"黑潮通常被视为危险航道,我曾认为一旦进入只能随波逐流。但模拟结果远超预期,我很欣慰这项工作有助于揭示3万年前海洋航行的可能方式。"

模拟填补了单次实验无法涵盖的空白。结果显示从台湾北部出发比南部更易成功,且向东南微调航向(而非直指目的地)对抵消强洋流至关重要。这些发现表明早期现代人类已具备高水平的战略航海知识。

"科学家试图重建人类迁徙历程,但往往难以评估其真实难度。整个项目的重要启示是:我们的旧石器时代祖先是真正的挑战者。如同今天的我们,他们必须进行战略性挑战才能前进,"海部强调,"例如古波利尼西亚人没有地图,却能航遍几乎整个太平洋。海洋中存在多种判断方向的标志,如可见陆地、天体、涌浪和风向。我们在途中也掌握了部分此类技术。"

资金支持:本研究由日本学术振兴会科研费资助项目JP18H03596提供。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University of Tokyo.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s:

Yu-Lin K. Chang, Yasumasa Miyazawa, Xinyu Guo, Sergey Varlamov, Haiyan Yang, Yousuke Kaifu.Traversing the Kuroshio: Paleolithic migration across one of the world’s strongest ocean currents.Science Advances, 2025; 11 (26) DOI:10.1126/sciadv.adv5508Yousuke Kaifu, Chih-Hsing Lin, Nobuyuki Ikeya, Masahisa Yamada, Akira Iwase, Yu-Lin K. Chang, Masahiro Uchida, Koji Hara, Kunihiro Amemiya, Yunkai Sung, Katsuaki Suzuki, Minoru Muramatsu, Michiko Tanaka, Sayaka Hanai, Toiora Hawira, Saki Uchida, Masaki Fujita, Yasumasa Miyazawa, Kumino Nakamura, Pi-Ling Wen, Akira Goto.Paleolithic seafaring in East Asia: An experimental test of the dugout canoe hypothesis.Science Advances, 2025; 11 (26) DOI:10.1126/sciadv.adv5507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北前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