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考古学

DNA破解古爱尔兰近亲通婚精英神话:此处并无君王埋骨

本站发布时间:2025-08-03 17:12:02
注:部分名称可能翻译不全,如有问题可联系15163559288@163.com

研究人员考察了爱尔兰纽格莱奇史前纪念遗址墓葬中的证据——该大型环形土丘内设墓室,存放着经火化及未火化的人类遗骸。这一发现曾引发推测,认为埋葬于此者必属精英阶层或王室成员。

然而2020年,对墓室内发现的一块头骨碎片进行的DNA分析显示,至少一名葬于此处的个体是兄妹或亲子血缘关系的产物,且与墓室内其他埋葬者存在远亲关系。

传统观点认为唯有特殊个体才能葬入此墓室,因此他们在社会中必然享有"特殊"地位。这种假设认为,若乱伦所生者被安置于此,说明该行为必然被社会"接纳",可能因其在统治精英阶层中"普遍存在"。

但由约克大学和都柏林大学组成的研究团队最新指出,在邻近聚居地、饮食习俗或贸易活动中均无佐证表明当时存在经济或社会层面的精英阶层。

基于当时社会资源共享互通、居住建筑形制相似等证据,研究人员如今认为该社会更具平等性。

约克大学考古系彭妮·比克尔教授表示:"所有证据都指向更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饮食结构未见巨大差异,房屋结构相对简陋且彼此雷同。

 

"既不存在大型聚落体系或贸易机制,也未发现如古埃及等实行精英乱伦习俗的古代社会那般规模的工艺品生产。

"唯有通过考察建造并使用这些纪念建筑和墓穴的社会群体生活,我们才能理解这些遗迹。当着手研究时,所谓'社会精英'或王室形态的假说便愈发站不住脚。"

纽格莱奇墓的历史早于巨石阵和吉萨金字塔,据信由约5000年前兴盛于米斯郡博因河谷的农耕社群建造。该遗址于公元1699年重见天日,其内部在1960年代现代考古发掘前已遭严重破坏。因此学者质疑编号NG10(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340-3020年)的头骨碎片是否确属原葬遗存。

纽格莱奇等通道式墓葬中的基因聚类通常反映远亲生物学关系(如第二代堂表亲或曾曾曾祖父母),而非近亲血缘。研究人员指出,若墓穴专属精英阶层,其基因关联度应远高于纽格莱奇遗址所见。

这些墓穴更可能是反映家族、劳动及其他社会关系的场所,而非精英家族群体的象征。

都柏林大学副教授杰西卡·史密斯认为:"当时确有特定人群被选出葬入通道式墓葬——并非所有社群成员都能安息于此。但选择标准及'特殊性'认定依据至今成谜。

 

"与当代不同,该时期遗体通常不会'完整'下葬。在移入巨石纪念建筑前,遗体会被分解,有时经火化处理,甚至在其社群中流转传递。"

由于通道式墓葬中大量遗骸被分解并与火化遗骨混合,且可能在区域内多次转移,无法判定将NG10碎片置于纽格莱奇的人群是否知晓逝者生前身份或其父母信息,该个体的"特殊性"因此更添疑云。

比克尔教授强调:"NG10遗骸显然未必首葬于此,且墓穴属分期扩建。追溯此个体身份确属艰巨任务。迄今所有新石器时代爱尔兰DNA数据中,NG10的乱伦溯源仍属孤例。

"诸多悬疑尚待破解,但还原历史真相需将纪念建筑与其依托的社会结构结合考察。由此我们逐步认识到,这个社群比既往认知更具包容性与平等性。"

本研究发表于《古物》期刊。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University of York.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北前院微信公众号